□陳 宏
2010年12月24日凌晨三點,從聽到施清泉老師病逝噩耗的那一刻起,天下起了蒙蒙冬雨,讓平常有些寒意的天氣增添幾分陰霾。偶有失眠癥的我,更是輾轉反側,滿眼是一幕一幕施老師的音容笑貌、殷殷詩行。 而后披衣下床,秉燭夜耕,趕寫關于悼念施老師的文章。到了早晨7點,又接到省稅校蘇冠勇的電話,他幾乎用哽咽的聲音叫我要一起好好送施老師一程,并說了他近來與施老師有感應的兩件事:一是前幾天也就是冬至那天,他在書櫥找書的時候被玻璃莫名其妙刮破,而幾乎在同一時間傳來施老師暈倒在地的消息。二是他在24日凌晨三點醒來不久后,又突然傳來清泉病逝的噩耗。
依稀記得施老師到莆田四中初一(四)班上第一堂課的情景,只見他穿著樸素但又簡潔。而立之年的他,用他那富有磁性的聲調,讀誦每篇文章都能做到身心投入、表情豐富,而且字正腔圓、擲地有聲,一下子吸引了我們。要知道,我們這些都是從鄉下來的學生,帶有明顯的莆田地瓜腔,因此對他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施老師不僅可以準確寫出任何一個字的拼音,包括音標,而且還能寫一手好詩,更讓我們羨慕不已。施老師因其工作認真細致、責任心強又能因材施教,備受學生們的歡迎。在擔任我們班班主任后,施老師更是一絲不茍,細心地幫我們區分詩詞中的平平仄仄,以及拼音中的前鼻音和后鼻音,可謂敦敦教誨。那時我們班上的劉春蘭、許秀如、康筱丹、林慶華和我等同學,多少受到施老師的熏陶,紛紛作信手涂鴉寫起朦朧的現代詩,有時慷慨激昂,揮斥方遒,有時伴隨的是少年維特的煩惱。他對我這位擔任三年班長的厚愛有加,教我如何用莆田話讀出判斷哪個字屬于“平”,哪個字屬于“仄”,受益匪淺。即便在他生病化療期間,他還送了我一本關于律格詞的書,并再次囑咐我要盡快學會寫賦、填詞。昨日我特地翻閱施老師寫的關于湄神賦序中的一段對莆田景致描寫的幾句:衣天馬晴嵐之披風,藏石室輕煙以倩笑,貼錦江春色之花黃,攬西湖水鏡以俯照。瞰寧海之初日,佇西巖以晚眺。裊蘭水之秀曲,騰尖山之陡峭。塔林漁唱,鄉音野調。浠江煙雨,神韻佳妙。可謂字字珠璣,意味旨遠。然而我多少辜負恩師的期望,至今未能完整地寫好一篇象樣的賦,想起施老師在化療期間雖形容憔悴、白發蒼蒼,但仍強作笑容有強烈的求生欲望的表情時,不禁淚流滿襟,愧對恩師。“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我狗尾續貂作了一首打油詩《悼恩師施清泉》,以告慰清泉恩師的在天之靈:
施展才華想當年
山清人杰西天尾
飲智泉水詩情起
勤勉如一教與育
筆耕不輟路迢迢
字字珠璣誰走神
丹心亮節恩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