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風
好久沒有去壺公山了,便有了再登山路攀的興趣。我從城里乘車至新塘,然后步行拾級而上。綿綿春雨仍未停,我邊走邊聽邊看,看這壺山之雨有何特別之處。
噢!壺山雨景非凡。只見它在我的眼前,輕柔地織就了一掛龐大的雨簾,遮蔽了整個山峰。不,說是完全遮蔽還不那么精確,而是疏疏密密,似靜亦動,隱有變幻。
我們平時常稱下雨是天公不作美,而在此時此地,我反而覺得自己有幸觀賞了一幅天公作美的山水畫hellip;hellip;
走了一段,雨勢變小了。細如故鄉的“噴布雨”,柔柔的,像是天公在為壺公山的一切洗塵。難怪壺山如此潔美脫俗。
這時,我禁不住冒著毛毛細雨,沿著山路看那雨洗過后的壺山,自是別有一番情韻。路旁的山石經過雨洗之后,看上去更加清幽,更加親切。有些怪石的鏤空處還在滴雨珠,發出有節奏的聲響,微微叮咚著,像是彈撥不知名的琴瑟hellip;hellip;
山石的低處之間是若隱若現的溪水。它們或直流,或急瀉、或緩進,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分不出它們有多少條,往何方去。
說也怪,一般形容流水都是“潺潺”之聲,可我跟前的這壺山之溪水卻是無聲無息的,頗有“旁若無人”之概,有人看我也好,無人看我也罷,根本不以任何姿態招惹人眼。
循著古道信步走去,偶爾看到幾株翠竹,幾棵松樹。松針上頂著點點的晶瑩,竹葉上兜戀著細雨的饋贈,壺公山的松竹顯得這般一塵不染,比得上山下池中的蓮花hellip;hellip;
細雨仍未終止,我繼續前走,只是凝神注視著前側。此時我發現石隙中的一株“蘭花”,它不避雨滴,出奇的淡定,出奇的清爽。說不定正是因為春雨霏霏,才使這“蘭花”出落得更加可人。
這時,我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種意念,能夠在壺山與“蘭花”一同沐浴著春雨,實在是難得的幸運hellip;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