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葉
小時候,父親常指著老家正對面那逶迤的群山對我說:“那就是屏山,明朝戶部尚書鄭紀生父燒炭的地方。鄭紀本姓紀,出生在屏山后的仙游山,幼時家貧,被山腳下埔尾村鄭姓財主領養,供其讀書,后得中功名。鄭紀的夫人就是咱們祖上的五世姑?!?
從此,我的幼小心靈就系上了仙游山情結。
半個世紀過去了,我終于圓了童年的夢。汽車在通往永春的老路上疾駛,出度尾便扶搖直上,盤旋于崇山峻嶺,穿行在茂林修竹間。昨夜下了一場雨,見證了“樹杪百重泉”的詩境,濃郁的盛夏余蔭飄散出清洌的植物氣息,使飽受城市塵囂紛擾的我們倍感愜意!
約摸二個時辰,我們到了目的地。
這里是深山上的一片小丘陵地,木蘭溪發源于此,俗稱仙游山,分布著仙東、仙西、仙山三個自然村,屬西苑鄉管轄,與永春、德化接壤。據說如果是徒步,往仙游、永春、德化三個縣城的路程都是35公里hellip;hellip;仙獅祖殿座落在仙西村。它坐北朝南,前方屏山橫亙,后背高昂的獅頭山與石牛山一脈相連。極目環顧,叢林疊翠,峰巒起伏的間隙交織著縱橫的阡陌與錯落的民居,人們將眼前形狀各異的十八個山丘冠之以“十八獅”,在煙霧蒸騰、云氣幻化中,確實會讓人領略到群獅曼舞的“山為云活”奇觀。而祖殿所倚的山頭為眾獅首領,因為它雄踞上方,得傲眸群獅之勢。我原以為“仙獅 ”是取“仙西”諧音,至此才破解它的真實意蘊——這里的每一座山頭,都是獅子的化身!
站在殿前,只見青龍、白虎雄踞左右,開闊疏朗的明堂分布著七座小山頭,謂是“北斗拱門”。原來張公擇地特鐘情于北斗七星,大濟雙桂巖殿門外也有七星墜地一景,不過它只是散落在地上的七塊大石頭罷了。中門前方還懸浮著一圓形小山,人稱官印,我則引為繡球,群獅戲球,不正是大自然的精巧造化么?
我心儀已久的鄭紀出生地恰好就在仙西村,即仙獅祖殿西南方向不遠處。紀氏家廟在我的視線中靜靜地佇立著。遺憾的是,由于行程倉促,這回只能與這位五百多年前的親戚祖居擦肩而過了。
臨走之前,當地純樸熱情的群眾還帶我們就近游覽了犁石圳、鑿泉眼等遺跡,那些美妙的景色和傳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ellip;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