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平
歲歲端陽,今又端陽。屈原,一個不朽的名字。兩千多年前,你因憂憤而跳,你的精魂飛入湘水,你的靈魂隨著你的信仰漂流。自汨羅江邊騰身一躍,你便走進了一種永恒。汀芷蒲蘭流芳到現今,贏得兩千多年來龍舟競渡,角黍飄香。
屈原已逝兩千多年了,仍然活在人間。《離騷》的錚錚鐵骨至今廣為傳誦,浩氣長存。他生于公元前340年,在1953年的世界和平理事會上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與法國作家拉伯雷、古巴詩人馬蒂及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并立于世界。他已經超越了時間,超越了國界,成為了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成為了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遺產。
屈原已逝兩千多年了,仍然活在大地。他的詩作是文學史上的珠穆朗瑪峰,他的精神是文學史上的萬里長河。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獨宗變雅開新格;懷沙沉此地,二千多年后,唯有灘聲似舊時。汨羅江水飛快流逝,卻帶不走他留下的《離騷》,它綿亙千古而不衰,歷經百代而不敗,滋潤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澤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離騷壽世,三閭遺恨泣秋風。”在三楚大地,原本,你可以與白云清風為伴,臨潭而立,去聆聽山澗清泉,但你選擇了責任,用瘦削卻又堅強的肩膀承擔起了保衛國家的大任。怎奈黃鐘廢棄,瓦釜雷鳴,混亂不堪的楚國已是岌岌可危,而昏庸的楚王卻聽信讒言,你只得披發行吟于江畔,揮灑著滿腔的熱淚,發出“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哀絕嘆息。汨羅滔滔,千年滄桑,豈可一語道盡?
離騷,將永遠隨著歷史的長河流淌;屈原,將世代在龍舟角黍中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