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
滿臉皺紋的老人虔誠地仰望天空,他的心里裝著信仰,雖然物質匱乏,心靈卻頗有幸福感。而對于我們這群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又該信仰什么呢?如今,能讓我們信仰的東西好像越來越少,在人生的路口,我們一次次迷惘著。即便是面對豐足的物質,心靈也還在漂泊,為名熙熙,為利攘攘,游走于鋼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不知來時徑,不懂何去從。眼里滿是繁華,即使腰纏萬貫,也要夜夜笙歌hellip;hellip;
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看似十分豐富,卻在無意中漸漸地遠離了信仰,一切都顯得浮躁和虛華,像一場又一場的鬧劇。當帶著紅花的“楊二姐姐”奔走于各個秀場之間;當忸怩作態的“芙蓉姐姐”起舞于各廟堂之上;當非主流少女的頹廢表情充斥各個網頁;當大學生們高喊著“信春哥,不掛科”時,身處繁鬧當中的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一個個打著文化旗號狂舞的現象,我們的心靈何時才能到達信仰的岸上hellip;hellip;
我們缺失了什么?我們又在呼喚什么?我們的人生需要不時地仰望信仰的星空,那樣生活才會變得充實些、多彩些。雖然電影《孔子》重啟了儒教文化的門縫,雖然章子怡拎著中國文化的提包走出了國門,雖然春節又燃起了鞭炮hellip;hellip;但這些都不是信仰,我們更多的只是在回望和羨慕,而對于信仰,我們該如何找到它、澆灌它,直到它變成大樹,再也看不到荒蕪。
我們需要安靜的一隅,以深沉和樸質的心諦聽遠方,仰望星空,而這種仰望不是因為寂寞,而是因為那片神圣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