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波
雨是夏天的表情。綿密潑灑的雨腳繁衍著夏日里所有的夢想,調配出最濃釅、最豐富的綠色。綠意拓展著田野的深度。淺綠,深綠,碧綠,墨綠,綠在加深著人們視覺的層次;豆綠,橄欖綠,蘋果綠,苔蘚綠,水晶綠hellip;hellip;綠在豐富著我們的想象力。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綠在恣意著它的動感;“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綠在繁衍著它的質地。自然造化在用膩了那只幻化出五彩的神筆之后,開始鐘情于綠色這一至真至純的色彩。用雨水調配,加上神思飛揚,調出一個充滿綠意的夏天。
春秋是一幅細膩傳神的工筆畫,從花蕊花瓣到葉片果實,鋪展出色彩的絢麗與精致;冬天是筆力勁健的木版畫,黑白套色,大俗大雅,境界悠遠;而夏天則是大寫意,濃墨重彩,酣暢淋漓,綠意盎然hellip;hellip;
夏天著一身綠袍,從頭到腳,扯天連地,汪洋恣肆著人們的視覺。山林里綠云繚繞,田野上綠意鋪展,湖面上綠水蕩漾。不論是霧靄朦朧的早晨還是斜陽西墜的黃昏,置身鄉村的每一個角落,吞吐的都是綠意濃濃的空氣。因此,生活在鄉間的農夫比城里人更有福氣,枕著綠色,伴著蟲鳴,會做一個綠意蔥蘢的夢。
夏給人的不止是視覺的盛宴,更是聽覺味覺的享受。在鄉間,蟬是才藝雙全的鼓手。蟬鳴從一棵樹傳到另一棵樹,用高亢的音符串聯起夏天的每一個細節。或一蟬獨唱,或雙蟬齊鳴,或眾蟬合唱。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很難想象沒有蟬鳴的夏季會是一種怎樣的空曠與荒蕪。此外,鳥兒的聲音也是夏天的組成部分。云雀是鄉間的女高音,在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被稱作叫天子的鳥。麻雀是刮過田間地頭的風,土里土氣的它們從沒有感到拘束,棲身于農夫的屋角檐頭,嘈切雜亂。所有這些都如同結在房前屋后樹上的果子,俯拾即是,讓置身其間的人感到自然親切,帶來無限的向往。
在綠意更濃的田野深處,陽光于綠色的結晶在沉淀發酵。紅薯在地下孕育情事,不小心將消息露出,綻裂了畦壟。大豆搖鈴,玉米灌漿。夏天的田野到處熏蒸著發自大地母腹的馨香。滿野亂竄的鄉村孩子,潛入果園瓜園,摘桃摸瓜,或者挖幾個紅薯,摘幾串豆角,火燒火燎地烤著吃,吃得滿嘴焦香。夏天的滋味讓人感受到大地的豐厚和底實。
品味著蔥蘢蒼翠的夏天,我們感到生命的充沛與無限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