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遇故人
□柳再義
他鄉遇故人。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有親切感,彼此訴說委屈。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到了他鄉,兩個人雖然不認識,但說話的口音泄露了秘密。請問你老家哪里?我老家在江口。啊,我也是那里的。原來是老鄉!滿地的油菜花,河網密布的稻田hellip;hellip;頓時,共同的生活背景就出現了。
思念是一根彈性的線。人走得越遠,離開得越久,就越思念家鄉。見了老鄉,彼此打探故鄉的消息。一些老人不在了,一些小孩出生了,公路通到了家門口,姑娘嫁到了小村外。童年猶如一張底片,藏在記憶深處。見了老鄉,翻出來沖洗,再一次溫馨浸漫。
他鄉遇故人是一份驚喜,一種安慰。于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個知己,一個有共同語言的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種情感從古至今,一直沒有淡過。平日里為生活奔波太忙碌,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節日余暇的時候,才發現思鄉的情愫竟如此濃烈!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孩童在家里朗誦,怎么也無法理解詩人的心情。等長大了,走遠了,白發了,自然會有體會。葉落歸根,老淚縱橫。風箏飛得再高,也要有一根線與地上相連。大樹長得再高,也要樹根從泥土里汲取營養。不忘本,是一種美德,也是沒忘記回家的路。
老鄉是一種天然的地域上的聯系,無法割斷,不容懷疑。親人是血脈的聯系,老鄉是水土的聯系。親人血管里流著相同的血。老鄉喝的是同一條河流的水。有一首歌唱到:母親啊母親,你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撫養大。土地是莊稼的母親。同一塊土地上的人,就如同兄弟姊妹了。沒離開老家的時候還不覺得,他鄉遇故人,不說便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