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雙喜
人到中年的我,而今無比慶幸,坐在家里,因為電腦情緣,便能通過網絡寫作時事半功倍,休閑間充實精彩。記得五年前,我由于習慣手寫稿件依舊通過郵局給有關媒體發稿,因不諳網絡且不敢嘗試電腦,面對互聯網的奇妙曾原地徘徊,其時身處社會邊緣化,差點被時代的列車排斥在外。在親友、同事的點撥鼓勵下,我利用自家購置的電腦,漸漸大膽親近了網絡,并深深愛上它。
結緣網絡,網絡讓我大開眼界,我被它的豐富、生動和時效所吸引,潛移默化結下不解之緣,并總有些記憶終生難忘。年前,我偶然去“百度”搜索自己的姓名“林雙喜”三個字時,驚喜地發現:1987年夏天我們在廬山舉行全國詩歌筆會的昔日一位小學生詩愛好者,如今已是西南某大學赫赫有名的講師、作家。原來,這位文友寫憶舊的文中提到我過去給他的詩會贈言。是神奇的網絡,聯絡了我們久違的詩友情誼,重現了逝去的美好時光。網絡太奇妙了,它似乎一夜間讓地球變成一個村莊了。讓我與天南海北的人兒,“天涯若比鄰”了。
網絡不僅為我的寫作提供便捷、高效等諸多好處,讓我甩掉憂丟掉愁,迎來一天天新生活的艷陽天。它還詩意地改變了我日常生活的原生態,帶來如詩如畫的情趣。2009年世界殘奧會閉幕式的那夜,正當我與妻子爭看電視頻道時,我忽發對網絡刪不掉的思念,親近了電腦上互聯網的現場直播,專注觀賞了殘奧會閉幕式的全過程,此時彼刻,網絡又一次與我親密接觸。我與妻的臉上,都掛滿了笑容。
還有一次,我的妻子臨時從我居住的小城欲趕往鄉下娘家辦事。而眼下已放在高壓鍋里的排骨還沒有燉呢。平常我對烹調技術算是門外漢,情急之下,猛想起網絡里的“百度”功能,于是就在鍵盤上敲出“怎么樣燉排骨湯”幾個字,結果按照電腦里生成的幾篇燉排骨文章,居然就不慌不忙燉出了香味可口的排骨湯hellip;hellip;
通過網絡,我還樂此不疲地上網購物、讀書、欣賞音樂、并與海外朋友視頻交流寫作等等,均無不體驗了詩意盎然的生活。網絡時代的電腦,不僅是我們身邊的良師益友,還影響了 當今生活的方方面面。
法國帕斯卡說過:人是一株會思想的蘆葦。是啊,是網絡使我們排遣寂寞,集結智慧,擁有人類深層次的思想駝峰。
網絡帶給我詩情畫意,親近網絡,仿佛置身于醉人的春景,蕩漾著智慧和力量,溫馨之感俯拾皆是hellip;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