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與鳥
□阿 理
我家門前種下的八棵竹,現在已變成二三十棵。要不是我常忍痛把一些竹子砍掉,以它們的繁殖速度,早就長成一片濃密的竹林。可我這小小的院子,容不下它,還是聽從古人種竹以稀為妙這句話。
林語堂先生說,人愛竹,就是愛其竿葉的纖弱,它有一種微笑般的美。不論是大自然的,或是在我心中的晴天陰天,每當我從二樓窗口,看著那已高過我家屋頂的一排綠色竹子,總有種莫名的感動,片片竹葉溫柔地飄動,讓人心寧氣平。出門回家,一彎進我們那條小道,就見高高的它們迎風輕輕搖擺歡迎我。從側面看那些竹,就像穿綠衣的女孩們,在跳著還練得不太整齊的千手觀音舞。
這片竹,也成了動物的大廈。每“一層樓”有不同住客或過客。最受我歡迎的是那些各式各樣的鳥兒。鄭板橋說,欲養鳥,莫如多種樹。那是太對了!每天早上,一睜開眼,那涼爽清新的空氣中,飄浮著鳥兒們吐出的一粒粒音符,也拉出了你心里沉淀的童心。會不由自主跳了起來,站在窗前,看鳥兒們在細細的竹枝上,快樂地跳上跳下,唱著歌,飛來飛去hellip;hellip;
在竹子高高細細的枝上,那小小鳥兒筑起了“家”。本來還不知道吊在細枝末節的那一團團東西是鳥巢,在一天大風雨過后,有一個掉在院子里讓老大拾起來,一看,原來是個鳥窩,里邊還有兩只幼小沒長毛的鳥兒;一只死了,另一只在啾啾哭叫。老大搬了凳子,把鳥巢放上兩米高的竹節上,希望鳥媽媽會來喂食或銜走。這類鳥為何選擇把窩筑在那軟弱無力、隨風左右飄擺的竹枝上?是怕會上樹的貓嗎?
不久后,一日幾回,聽到了樹上其他安然無恙的鳥巢里熱鬧地傳來大大小小的鳥鳴聲。因為這一片竹子,我擁有了每天為我唱歌、讓我觀賞的各類鳥兒。就像鄭板橋說的,這樣“養鳥”,確是遠遠超過了一籠一鳥之樂。而窗外那被風吹得如綠浪的竹葉,讓我看到了林語堂說的,竹子們微笑般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