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城市里各類活動精彩紛呈,許多單位會組織女職工旅游、拔河、發放禮品、放假等。而農村卻始終冷冷清清,如今的農村婦女肩負家庭負擔、養育孩子、照顧老人、田地農活等重任,那些丈夫常年不在身邊的“留守婦女”們更是忍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負擔。
在三八節到來之際,建議各地政府給予農村婦女更多的關注與幫助。
一、政府積極創造條件,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發展符合本地實際的產業,對農村婦女進行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農村婦女整體素質,重點培養一批農村婦女致富帶頭人;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盡可能實現男勞力就近就地務工創業,為農村留守婦女隨丈夫進城務工創造條件,使夫妻共同生活,減少分居、分離狀態。
二、建立夫妻間良好的溝通機制,針對新一代農村婦女易接受新事物的實際,強化農村信息及交通建設,降低農村寬帶資費,讓更多農村婦女買得起電腦上得起網,以便她們與外地打工的丈夫及時交流和溝通。
三、充分整合社會資源,建立婦女健康教育網絡體系,更新農村婦女自我保健觀念。
1.建立有效的農村婦女婦科常見病普查制度,把農村婦女病定期普查納入公共衛生項目,列入政府惠民工程,健康工程。建議依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促進農村婦女開展婦女病查治,積極解決農村貧困婦女婦科疾病的治療問題。對農村婦女常見的疾病,尤其是發病率較高的乳腺癌、子宮癌等進行免費定期檢查或給予適當治療。
2.宣傳、衛生、計生、婦聯等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婦科常見病普查的內容,宣傳婦科疾病的危害,宣傳相關的政策。通過開展送醫、送保健上門服務、舉辦保健知識講座、開展婦女保健知識宣傳咨詢等多種形式,傳播婦女健康的衛生知識和保健常識。
四、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應支持各級婦聯、村鎮組織及醫療保健部門設立婦女心理咨詢門診,開通“婦女心理咨詢熱線”,特別是各級婦聯組織要把農村婦女作為重點工作對象,針對農村婦女的身心健康、夫妻關系、婆媳關系以及鄰里關系進行有效疏導,及時宣傳計劃生育知識,提高她們的維權意識,給予及時的法律援助。
五、加大農村養老院、幼兒園的建設普及力度,加快托老托幼社會化步伐,對于生活貧困等有特殊困難的農村婦女家庭進行定點、重點幫扶,解決農村婦女生活難題,進一步消除她們的后顧之憂;成立一些農村婦女業余娛樂機構,建設一些健身娛樂場所,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鄉村娛樂活動,豐富農村婦女的精神文化生活。 (趙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