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提高我市社會化養老服務水平”專題協商】報道之十
莆田:提升社會化養老服務水平
市人社局:切實加強醫療服務監管
肖蘭英發言
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肖蘭英在協商會上介紹了相關情況,并對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作了回應。
放寬醫保準入條件
支持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一是取消醫療機構批準時限要求,即醫療機構獲得執業許可證后,即可申請醫保定點資格。二是取消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經營面積準入要求。三是將定點醫療機構申報時間由原來每年第二季度的工作日,調整為每季度的第三個月集中辦理。符合醫保定點條件的,均可申請納入定點范圍。四是對取得《醫療執業許可證》的養老服務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包括衛生所、醫務室、門診部),需納入醫保服務范圍的,應向所在地醫保經辦機構提出申請,經醫保經辦機構評估合格后及時納入醫保服務范圍。
支持養老醫療合作
養老服務機構可采取與周邊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開展醫療合作,合作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應在養老服務機構內設立醫療服務科室、配備相關的醫技人員,其標準不得低于衛生所(醫務室)的設置要求,雙方簽訂合作協議后,由養老服務機構向所在地醫保經辦機構提出申請,經醫保經辦機構評估合格后及時將內設的醫療服務科室納入醫保服務范圍。
加強醫療服務監管
加強醫保政策宣傳,落實醫保管理制度。養老服務機構應加強對內設醫療機構的管理,做好基本醫療保險政策的學習和宣傳,落實基本醫療保險的各項管理制度,杜絕過度檢查、過度治療、掛床套刷醫??ǖ冗`規行為。
落實醫保報銷待遇
一是本市戶籍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的人員,入住納入醫保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屬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70歲以上患慢性病行動不便、重度殘疾患者發生的床位費,不超過我市價格管理部門規定的普通三人病房床位費標準的部分由醫保統籌基金支付(床位費低于普通三人病房床位費標準的按實際支付)。符合上述條件的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人員入住本市納入醫保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的憑社保卡刷卡結算,入住外地納入醫保服務養老服務機構的床位費由個人先墊付,到所屬醫保經辦機構報銷。二是入住養老服務機構的本市戶籍參保人員,在內設醫療機構(含醫療合作)門診發生的、符合醫保規定的醫療費用,經協議醫保經辦機構審核后直接與養老服務機構按服務項目結算。對發生病情變化的入住人員,養老服務機構應及時轉入定點醫療機構救治,其發生的醫療費用不納入養老服務機構結算。
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
市人社局把養老服務人才列為我市技能人才重點培養對象,鼓勵養老機構和職業培訓機構、技工院校組織養老服務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研究制定了《關于轉發福建省就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莆市財社[2015]135號)和《關于做好職業培訓、技能鑒定補助資金申報工作的通知》(莆人社文〔2015〕317號),推行技能提升補助政策,把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納入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范圍,對在我市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辦理求職、失業、就業等實名制登記的城鄉勞動者(含省內外來莆務工人員),參加經我市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批準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技工院校、企業(經工商登記,培訓計劃經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的)組織的職業技能培訓,獲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頒發的職業培訓結業證書或通過職業技能鑒定統一考試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資格證書的可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此外,為進一步規范我市職業技能鑒定管理,提高職業技能鑒定質量,市人社局研究出臺了《關于推行職業技能鑒定全市統一考試的通知》(莆人社文〔2015〕284號)和《莆田市職業技能鑒定全市統一考試考務手冊》,采取“統一標準、統一教材、統一命題、統一考務管理”的管理辦法,分類集中開展職業技能鑒定統一考試工作,把家政服務員、養老護理員、育嬰員、保育員等四個職業(工種)的初級工(五級)、中級工(四級)、高級工(三級)技能等級鑒定列入全市統一考試范圍。今年以來,全市共有285人次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參加職業資格認證,并取得養老護理員中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市老齡辦:培育專業社會助老隊伍
朱佳強發言
此次調研報告及委員們的意見建議中,主要有兩條建議“加快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提高社會化養老服務管理水平” 涉及老齡辦。市老齡辦綜合科長朱佳強對此進行了回應。
加強機構設施建設,為社區居家養老提供立足點。市老齡辦將建議政府把完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繼續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中承擔主導職責,確保中心(站)正常運行。督促各縣區(管委會)把運行經費落實到位。適時選擇一批條件比較好的社區養老服務站作為示范點,組織學習,進行推廣。社區要根據本轄區老年人實際需求情況,提供固定的居家養老服務場所,配備相應的活動室、日間照料室、老年文化體育設施等,老年人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相應活動或服務。針對老年人關注的健康狀況、權益保障問題,積極開展保健康復、常見病預防、《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知識講座。
培育專業的社會助老隊伍,打造標準化的居家養老模式。居家養老面對的既是老年人這樣一個特定弱勢群體,又存在家庭、受眾、環境及服務人員等千差萬別的情況。因此,要發展居家養老,則首先必須實現居家養老模式的標準化,服務隊伍的職業化。建議從下崗失業人員和社會上有愛心、志愿服務老年人的中年人中招聘專職服務人員,通過加強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成為服務老年人的主力軍。同時,結合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契機,市老齡辦聯合莆田學院學生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努力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拓寬資金渠道,增強政府購買服務的功能。通過本地的報紙、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加大宣傳力度,提升社會各界對居家養老的關注度和信任度。2015年敬老月期間,市老齡辦通過網絡、電視、平面媒體、宣傳手冊和標語等大力宣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宣傳報道,在社會上收到良好的反響。通過提高政府加大對社區養老的資金投入,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政府購買和社會提供的服務。2015年底,市老齡辦與中國人壽莆田分公司聯合下發了《關于實施我市“銀齡安康工程”的通知》。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養老服務事業,鼓勵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捐資、捐物或提供無償服務。鼓勵有經濟能力的老年人自費購買較高層次的服務,這樣既實現了普惠式的購買服務,又滿足了社區不同層次老年人的服務需求。此外,還將為70周歲以上優撫對象及基層老年人協會會長購買一份“銀齡安康”意外傷害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一份社會保障。
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化平臺,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網絡。從2016年起,由市政府每年出資277.2萬元,在荔城區、城廂區開展“一鍵通”信息呼叫服務系統建設。信息化平臺建成后,可以建立完整的需要服務的老年人檔案,包括個人信息(住址、病史、聯系方式等),子女、社區物業、社區醫療中心等從屬于個人的緊密型信息。入網的老年人通過集移動通訊和一鍵通為一體的老人手機及呼叫器等智能終端產品,撥打平臺服務熱線,客服人員就可以立即知道老人的個人信息,響應老人的服務請求,全天候為老年人提供緊急支援、信息查詢、社區服務等綜合服務系統。其服務特點:一是隨時隨地隨到;二是一鍵求助方便;三是安全平安便捷。這項工作,為期三年試點,并納入2016年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鯐r報記者 鄭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