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鄭育俊
【市政協“推動紅木家具產業轉型升級”專題協商】報道之五
莆田:推動紅木家具產業轉型升級
楊光明發言
注重提高產品文化價值
市委宣傳部部務會成員、副調研員楊光明著重就紅木家具在文化產業方面發展作了回應。
仙作家具目前面臨發展的瓶頸期,除了大環境的影響,楊光明認為造成目前發展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紅木家具產業正處在一個艱難的轉型拐點,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模仿現象泛濫、營銷和品牌推廣模式單一、對外宣傳力度不夠、研發和創意力度不大、行業創意人才缺乏、品牌附加值未充分挖掘。因此,要想做大做優紅木家具產業,必須改變傳統思維模式,積極探索發展的新路子。
爭取政策扶持。要充分利用國家相關文件,比如《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關于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和《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文件,要仔細研讀,從文件中尋找與本行業相關的內容,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和扶持政策。每年中央、省里和市里都有安排文化產業專項資金,若有相關項目也可以申報。
練好“內功”。要及時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要注重產品的多元化研發,開發新產品,可以適當轉變原材料,從原來的名貴樹種轉向紅酸枝等價格較便宜的木材;要改變產品定位,在保持高端產品消費的同時,針對市場需求,重視中低端市場的發展,做到“高端消費做品牌,中低端做市場”;要調整產品結構,由明清古典家具轉向新中式轉變,適合中產階級消費。
抓好品牌推廣。每年我市都會組織企業參加深圳文博會等大型博覽會,也會牽頭舉辦各類精品展,紅木家具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機會,積極“走出去”,做好對外推介工作,拓寬銷售渠道;莆田在福建電視臺有一個外宣旅游廣告,廣告詞是“媽祖故鄉、工藝莆田”,這就體現了我們在將媽祖文化作為重點來打造的同時,還植入了工藝這一文化的宣傳,以媽祖文化為主導,引導大家提升對莆田工藝的認識,這一點很值得學習,仙游可以與相關部門聯系,將古典家具工藝廣告融入莆田對外宣傳旅游廣告中,打響博覽城4A級旅游景點名聲,帶動家具消費;注重發展電子商務,通過實體店和網店銷售相結合,實現線上線下互動運營,拓寬產品營銷渠道。
培育前沿業態。目前,紅木家具行業與文化旅游、科技、動漫、數字、演藝、影視的融合還不是十分有效,產品的原材料價值和文化創意價值的匹配度還不是很高,很多紅木家具公司僅僅停留在制作家具成品這一層面,沒有將家具研發與文化創意或相關產業有機結合,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思考如何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如何在產品中體現文化價值,因此,在開發家具產品的過程中,要注重提高文化價值在產品中的占比,做到文化創意產業和紅木家具產業的有效融合。
加大人才引進。紅木家具行業目前人才比較缺乏,特別是創意人才,缺口比較大。調研報告中提到的工藝美術大師人數,那些數據并不都是紅木家具行業的,其中有些工藝美術大師是其他雕刻類別的,比如牙雕、竹雕、玉雕、石雕等等,所以總體來說,紅木家具雖然不乏名家大師,但整體從業人員技藝仍然偏低,導致專業人才缺口較大,行業創意人才缺乏。在人才儲備方面,楊光明建議要堅持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內部培養方面,在對市一級美術大師的評選中,已經適當放寬條件,激發大家申報的熱情,發揮大師名人效應和引領作用。同時,建議開展校企聯合培養機制,這一點上塘珠寶城和華昌珠寶已經在試行了,在上塘珠寶城開辦了玉石學院,通過學校直接向企業輸送人才,這一點,建議仙游紅木家具公司可以借鑒。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引進優秀的創意人才,讓人才發揮才能。
余麗紅發言
借鑒經驗設立創投基金
市發改委黨委專職副書記余麗紅著重從平臺對接、創業基金、優惠政策等方面作了回應。
支持企業充分利用6·18常態化對接平臺。鼓勵企業積極參與6·18展會,開展技術征集對接;支持企業采取“走出去、請進來”以及舉辦多種形式專場洽談會等方式,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專家學者的聯系,強化產學研對接;梳理產業鏈上關聯或同類企業的技術需求及發展瓶頸,推動成立產業技術聯合創新聯盟,探索設立6·18虛擬研究院產業技術分院等公共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對新技術、新工藝等行業共性關鍵技術進行創新研究;充分利用線上的海峽網上技術交易市場和線下的海峽技術轉移中心等6·18虛擬研究院公共平臺尋找行業所需的技術成果、人才等資源,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與我市紅木家具企業對接,解決關鍵技術難題。
借鑒經驗設立創業投資基金。借鑒深圳招商銀行的運作模式,設立創業投資基金,由政府設立的產業發展資金給予引導性資金的支持,采用符合股權投資基金的合伙制模式。創業投資基金以獲取轉讓所投資的創業企業股權而實現的資本增值收益為目的;而產業發展公益金以促進整個工業美術產業發展為目的,具有社會性,起到引導作用。產業發展基金作為引導基金,從社會上的創投機構中選擇條件出眾者作為合作伙伴,與其共同發起設立創投公司,再由該創投公司來投資紅木家具產業項目。
幫扶企業開展經營活動。減輕企業稅負,由于天然原材料來源渠道多為個體私人行為,沒有明晰進價,故無法抵扣增值稅,造成工藝品生產企業納稅偏高,致使很多企業不愿注冊 為企業,而使用個體戶營業執照。可以考慮由行業協會提供價格證明來抵扣增值稅的辦法。
實施上市企業優惠政策,引導適合條件的企業改制上市。實施“化零為整”戰略,在規劃建設集中生產區、工貿集散地和專業市場的同時,由政府或行業協會牽頭,依托龍頭企業或某一平臺載體如工藝城等,組建紅木家具品批零兼營的實體或集產研銷管于一體的集團。
蔡步宏發言
推進優化口岸通關模式
市商務局副局長蔡步宏著重就莆田口岸木材通關方面作了回應。
推進建立莆田口岸單位與紅木進口生產主要企業(貿易商)聯動機制。建議由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辦公室、市紅木協會牽頭,不定期召集口岸查驗管理、口岸中介服務等單位,積極與紅木進口生產主要企業(貿易商)進行座談交流,大力宣傳通關優惠政策,在遵守新修訂的《CITES》公約的同時,積極鼓勵本地木材企業進口的貨源由深圳、張家港等地轉向莆田口岸直接進口,減少運輸流通環節,降低進口和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推進優化秀嶼外貿集裝箱航班航線(內支線)。更加廣泛聯系大型現代物流公司如中海、中遠等,更多地參與或新增秀嶼外貿集裝箱航班航運工作,提升航班航線質量。同時,配合港口等部門提請市政府出臺更多的外貿集裝箱航運優惠舉措。
推進優化口岸通關模式。今年,將試行和推廣“單一窗口”、“三互”、“三個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等通關新模式,全力推廣,增加新模式的通關貨種貨類。此外,將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加快建立莆田木材電子口岸平臺,促進通關便利化。
推進提高“屬地報關、口岸驗放”和“屬地報關、屬地放行”覆蓋面,提升外經貿企業經濟效益。
推進支持莆田國家重點木材檢驗檢疫實驗室建設。多方爭取資金補助,協助檢驗檢疫部門完善技術力量和設備設施,滿足紅木進口檢驗檢疫需要。
推進港企中介等部門積極互動。擬對涉及木材進口的裝卸、熏蒸、檢尺、轉場運輸、規費和企業稅費的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調研,并與其他口岸的做法進行深入比對,提出港口、運輸、企業共贏的可操作性方案,涉及規費減免等問題,將提請市政府協調解決。
繼續推進實施木材進口補貼優惠政策。木材為國家鼓勵類進口貨源,莆田口岸木材進口和秀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