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推動紅木家具產業轉型升級”專題協商】報道之四
吳志林:加快推進陳橋家具轉型升級
涵江陳橋村是遠近聞名的家具專業村,家具制作歷經數百年,雖然近年來發展速度比不上其他地方,但目前仍然有300多家的家具生產企業,年產值10億元以上。
市政協委員吳志林說,這幾年受宏觀經濟等因素的影響,我市紅木家具面臨著成本居高不下、消費需求疲軟、市場相對低迷等困境,而陳橋家具卻異軍突起,近幾年率先選擇了轉型,在沿襲古典家具傳統加工的基礎上,轉向更不受材料限制、更受年輕人喜歡的新古典、新中式家具生產,在工藝上也逐步從初期的粗加工、品種單一,向深加工、精加工、多元化發展,產品質量和檔次有明顯提高,目前已呈現出像天心園、玉成、龍躍古典等一大批成長型的陳橋家具企業,所生產的中低端紅木家具在浙江東陽等地具有良好的銷路和市場競爭力。
隨著陳橋家具的強勁發展,近幾年涵江區委、區政府把陳橋家具產業提升發展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并把陳橋家具專業一條街列入促進全區九大產業提升行動的重要項目之一,專門制定出臺了加快提升陳橋家具發展的若干扶持措施,今年把陳橋村列入區“幸福家園”試點村,此外,總投資10億元的2015年省重點項目涵江新古典家具園落地涵江建設,將為200家以上的家具廠商打造工廠式體驗的新古典家具直銷平臺。對此,吳志林信心十足,認為涵江陳橋家具發展已迎來了新的春天,在不久的將來涵江“陳橋”家具將成為我市繼“仙作”古典家具之后的又一知名家具品牌。
當前,涵江陳橋家具正處在轉型起步階段,要加快涵江陳橋家具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從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營銷等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為此,吳志林建議:
政策引導扶持。建議市政府將涵江新古典家具產業(陳橋村)納入十三五期間莆田市家具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并把陳橋村列入市“幸福家園”、“三舊改造”試點村,在資金及政策配套方面,給予“共享和疊加”待遇,像以前支持仙游壩下工藝專業村那樣扶持陳橋家具專業村建設。
完善物流交通。打通涵港大道與黃石疏港公路聯接線,縮短陳橋村與莆田工藝美術城和秀嶼區國家級木材加工區的距離,使陳橋家具專業村近距離接受莆田工藝美術城的輻射,同時加快白塘路荔城段建設,打通涵江與莆田市區第三條通道。在不影響交通安全的情況下,交警、城管、運管等部門對家具專業貨運車輛和配送車輛在市區通行、停靠給予提供便利。
加強人才培育。一方面要鼓勵陳橋家具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支持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市政府批準、市相關職能部門舉辦的專業培訓,對技能人才參加國家、省、市等各級協會或有關部門舉辦的工藝家具類競賽和評獎活動中獲得獎項或當年度獲評國家級、省級、市級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個人給予分檔獎勵。另一方面,市政府給予陳橋家具在職稱評審、工藝大師評選和參加大型家具產品評獎等給予傾斜支持。如支持涵江舉辦莆田市首屆“陳橋杯”新古典工藝家具制作職業技能競賽,對在技能競賽中獲獎的技師直接定為中級職稱。同時在我市評選“爭艷杯”、“百花獎”、“山花獎”時,單獨開設家具門類評選,和雕刻組加以區分。在評選工藝美術師方面給予涵江家具傾斜支持,建議市里今年下半年再評選一批工藝家具門類的工藝美術大師。
鼓勵品牌創建。樹立品牌意識,把品牌發展納入政府全面統籌經濟發展的戰略規劃,加大對企業爭創名牌名標的扶持力度,支持陳橋家具企業打造“陳橋”品牌,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華老字號”、“中國地理標志”,或獲得“福建名牌產品”、“福建省著名商標”等國家、省級名牌的企業給予獎勵。鼓勵家具企業、家具行業協會民間組織共同培育“陳橋”家具區域名牌。借鑒“度尾”、“南日鮑及圖”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申報經驗,加快“陳橋”集體商標的創建工作。
支持抱團營銷。支持陳橋家具企業參加國(境)內外知名展會,在展銷攤位方面給予支持和補助。建議市政府在藝博會的展位安排上給予涵江陳橋家具安排在顯眼的位置,支持“涵江陳橋+四君子”、“陳橋+華名華居”等陳橋家具區域性品牌展銷宣傳。同時,依托涵江電商創業園,鼓勵陳橋家具企業利用電商平臺建立自己的營銷網絡,促進古典工藝家具市場向海外拓展。對已經建立涵江家具電商平臺經區有關部門認定的,按實際支出建設費用的一定比例予以補貼。
加強宣傳推廣。宣傳部門要協調各部門單位統一對我市紅木家具產業的宣傳口徑,政府每年劃撥一定經費支持“陳橋”品牌在中央電視臺、互聯網等主流媒體上進行廣泛、持續的宣傳。
推動技術創新。支持建立陳橋家具產業研發中心,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對當年度被認定省級以上新產品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政府要定期組織開展“原創設計”評選活動,重獎創新。同時,扶持企業技改更新設備,鼓勵陳橋家具企業推進創新創業和改造升級,對陳橋家具企業因購買技術設備向銀行貸款達一定額度的給予貸款貼息補助,對技術改造成效顯著的企業給予大力宣傳并給予一定的獎勵。
張鵬:打造紅木家具產業電商總部
作為第二批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市政府于2013年10月16日發布了《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于2014年3月5日發布了《莆田市推進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建設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在“任務分工”的第一點“打造電商服務平臺工程”中指出,“通過各產業行業協會,全面推動我市十大產業深度觸網,提高我市規模以上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率,推進電子商務與制造業聯動發展,提高生產性服務業水平;培育完善中國購3D平臺、真鞋網、UNN供銷平臺、趕淘商城、仙游家更美紅木易購網、通寶易等第一批我市現有第三方平臺、支付平臺,著力推進建設垂直細分行業平臺和特色產業平臺,引進電子商務結算業務,支持現有平臺之間的相互協作,開展聯合營銷,建立誠信聯盟,提升“莆田品牌”的影響力;促進線上線下市場融合發展,推動傳統商貿企業和傳統生產制造企業開展網絡零售,促進傳統產業與網絡零售的有機融合;持續壯大莆田網軍,發展網商群體,引導個人網店注冊成為網絡零售企業,做精做透專業網絡零售業務。”
福建省紅木產業電子商務協會會長張鵬說,該會由仙游家更美國際名貴木材交易中心、福建省木雕古典家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福建省八閩價格認證咨詢中心等六家單位于2014年7月12日發起,經省民政廳批準成立。協會現有單位會員169個,下設行政部、財務部、市場運營部、金融服務部、專家委員會、原材料委員會、家具委員會、工藝品委員會等8個工作部門。目前,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會正在仙游縣組織運營“福建省紅木產業電商總部”項目。
張鵬介紹說,福建省紅木產業電商總部的項目性質是“電商+金融+文化+倉儲+物流”多產業集群,總部定位是充分糅合當代電商和該縣產業的優勢,傾力將之打造成紅木產業的“沃爾瑪”,從而助推仙作轉型升級。總部設在仙游縣工藝產業園控制性規劃區域內,項目擬規劃用地1000畝,首期規劃用地200畝。項目擬規劃投資10億元,首期規劃投資2億元。
通過籌建福建省紅木產業在線博覽交易網和與之相配套的線下實體OTC,實現線上線下的O2O互動;通過構建三個線上的服務平臺和五個線下的服務平臺,實現線上線下聯動運營,整合“信息流、資金流、商流、物流”,在紅木產業中形成“仙游價格”,達成“市場在仙游,交易在全球”的目標,為推動仙游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紅木業電子商務的信息、交易和結算中心而努力。
對于福建省紅木產業電商總部的發展,張鵬充滿自信。他說,總部一定會成為一個可以為產業提供全方位、綜合性、封閉性管理的集倉儲、物流、鑒定、評估、監管、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