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仙游縣政協在中共仙游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仙游縣實施“依港興縣、產業強縣、生態立縣”發展戰略,把握方向,服務大局,發揮優勢,有效作為,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為推進仙游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夯實思想基礎,把握履職方向
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以十八大精神統領方向,引導廣大委員明責知任,為履職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在深化學習中增進共識。著力搭建學習平臺,通過主席會議、常委會議以及委員培訓、學習交流、專題座談等形式,組織政協委員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政協成立65周年紀念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統一戰線理論、人民政協理論和履職業務知識,學習上級的重大決策部署,教育引導廣大委員,明確履職方向,增強履職信心,進一步增進了對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共識。
在主題活動中明晰責任。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查擺班子及個人“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深刻剖析思想根源,觸及靈魂深處,進一步確立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同時,以“三深入、三服務”為載體,組織委員深入實際,針對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推動解決,進一步密切了與群眾的聯系,增強了委員的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
在釋疑解惑中傳遞正能量。堅持尊重、平等、包容、民主、統一的原則,切實發揮政協委員聯系面廣、影響力強的優勢,積極宣傳政策,堅持正面引導。圍繞產業規劃布局調整、項目引進落地、產權置換、土地招拍掛等重點,引導委員正確認識改革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問題;針對群眾思想認識上的困惑點和社會矛盾的易發點,協助做好釋疑解惑、疏導情緒、化解矛盾工作,為推進和諧發展傳遞正能量。
二、助推改革發展,展現履職作為
堅持把促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主動融入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做到謀大事、議大計、出實招、助實力。
圍繞解決重點問題加強協商議政。圍繞事關全縣發展大局的重要問題和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科學選定議題,開展多層次、多方位協商。在縣政協十二屆三次全體會議上,針對臨港產業發展、重點項目建設、工藝美術產業轉型升級、城鄉一體化建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創新等問題進行集中協商,整理出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35條。十二屆十二次、十三次常委會分別針對教育、衛生、環保、食品安全、社會保障、城市建設與管理、民主黨派隊伍建設等專題進行協商,提出的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強化專委會與政府部門的對口交流協商,關于對城鄉交通運營情況進行專項審計、加強“一溪兩岸”綜合治理和加快城區農貿市場建設等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的采納,促進了問題的落實。
圍繞促進和諧發展開展調研建言。充分運用專題調研這個載體,圍繞推進社會和諧發展,開展視察調研活動,形成了《關于2014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進展情況視察調研報告》、《關于仙游縣創建國家園林縣城情況視察調研報告》、《關于提高村居化解矛盾糾紛情況的調研報告》、《關于加強民主黨派隊伍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關于加強我縣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情況視察調研報告》等一批有較高質量的視察調研報告,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同時還積極參與縣重點項目建設情況現場督查,為推進項目建設建言獻策。
圍繞優化發展環境強化民主監督。建立健全民主監督機制,規范特邀監督員隊伍管理。出臺《關于政協特邀民主監督員隊伍管理的專項整治方案》,明確聘請政協委員擔任特邀監督員的程序、要求及管理辦法,發揮民主監督作用,提升民主監督實效。舉薦30名政協委員分別擔任各類行風評議員和廉政監督員,參與有關部門的執法、執紀檢查及政風行風評議活動,組織委員參與縣“評股長、轉作風、促發展”和“政風行風人民評”活動,進一步推動政風行風和機關效能建設,優化發展環境。
圍繞推進產業發展傾力靠前運作。按照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和分工,縣政協班子成員和相關委室干部積極參與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在工藝產業、瑞峰工業園、仙游抽水蓄能電站、金鐘水利樞紐供水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推進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進駐楓亭,走村入戶,開展群眾工作,為推進藍海新材料項目落地鼓與呼;主要領導傾力運作,統籌協調,成功舉辦了“2014年世界木材日暨首屆國際木文化節”、國家“標準紅木”第四次修訂會、“紅木文化周”暨仙作新品發布會,成立了福建省木雕及古典工藝家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應邀到江西瑞昌市、廣西東興市、福建連城縣、福建師范大學、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作專題講座;致力于“仙作”文化宣傳和理論研究,《仙作產業低迷下的若干思考》、《引領“仙作”走向輝煌的幾大戰略思考》等在《中國產經》、仙作網、《古典工藝家具》雜志等媒體刊登,走進央視“記錄東方”欄目,為唱響“仙作”品牌、引領紅木文化不懈前行。
三、關注民生福祉,彰顯履職為民
堅持履職為民的理念,把為民服務貫穿于政協履職的全過程,積極反應群眾的愿望和訴求,促進民生改善。
強化提案督辦惠及民利。落實委員、交辦機關、提案承辦單位三方辦理互動機制,通過領導重點督辦、專題調研督辦、部門現場協調督辦等形式,提高提案辦理的時效與實效。十二屆三次會議以來,收到委員提案80件,立案76件,委員對提案辦理滿意率達95%。其中大多數提案均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如《關于加強“一溪兩岸”綜合治理,完善城市功能的建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在實施“一溪兩岸”控規全覆蓋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木蘭溪流域綜合治理,特別是對多年來群眾反映強烈的蘭溪北岸洪橋段實施改造,社會反響較好?!蛾P于加大農業水利設施建設的建議》,被有關部門采納,在全縣18個鄉鎮實施“小農水”項目160多處,極大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
創新服務載體解決民憂。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增強委員主體意識,激發委員履職熱情,推進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工作常態化。建立常委、委員掛鉤聯系農村、社區、困難群眾幫扶制度,引導廣大委員立足本職建功立業,開展扶貧幫困、送醫送藥、幫教助學、鋪橋修路等公益事業建設,累計捐款捐物1000多萬元??h政協班子領導在6個掛鉤村主持召開現場辦公會議,協調資金158萬元,解決行政村為民辦實事項目;籌集19萬元,用于支持掛鉤行政村改善基礎設施和鄉鎮政協委員聯絡組開展活動;機關黨員干部還與困難群眾結對,幫扶資金13600元。
建言民生要事傳遞民聲。建立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員隊伍,做好社情民意的收集、整理、篩選、上報、反饋工作,發揮社情民意服務民生的“直通車”作用。一年來,共收集、整理社情民意信息86條,為反映社會輿情、把握民情民意提供參考,如《取信于民,盡快公布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時間表》等多條信息被上級政協采用。
四、加強團結聯誼,匯聚履職合力
牢牢把握團結、民主兩大主題,進一步密切與黨派團體、各界人士和廣大政協委員的聯系,加強對外交流,不斷增強政協履職盡責的凝聚力。
加強社會各界合作。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聯系與合作,邀請他們參加政協組織的調研視察、提案督辦等活動,就重大問題及時與他們進行溝通、協商,優先安排大會發言,注重辦理他們的提案。一年來,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共96人次參加了政協組織的調研、視察和提案督辦活動,提交大會發言10篇,提出提案25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2條。加強與少數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港澳臺僑等各界人士的團結聯誼,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營造團結民主、和諧活躍的政治環境。
擴大對外聯絡聯誼。主動爭取省、市政協的工作指導,加強與其他省、市、縣(區)政協的聯系聯誼,積極配合做好來仙調研、視察、考察的各項工作。今年共接待省內外地政協同仁來仙參觀考察32批次500多人次。借助“政協委員企業家聯誼會”這一平臺,組織部分企業家到江西瑞昌參觀考察紅木市場,與瑞昌市政協締結為“友好政協”,為拓展兩地合作交流奠定基礎。組織仙游5家紅木家具生產企業參加瑞昌市“江西省首屆紅木家具博覽會”,并與當地企業簽訂合作意向。
傳承弘揚仙游文化。發揮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作用,組織編撰《仙游文史資料》第十九輯(仙游城鄉新貌攬勝),從經濟、社會、生態等方面,圖文并茂、全方位多角度生動展現城鄉新貌,展示仙游巨變。組織藝術界委員創作優秀作品,參加“慶祝莆田市政協成立30周年書畫作品展”活動,鼓勵書畫家舉辦個人作品展、深入一線寫生、開展藝術研討等活動,展示仙游濃厚的文化氛圍。
五、強化機制建設,提升履職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