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荔城區上下搶抓機遇、開拓奮進,經濟社會發展成果豐碩的一年,也是荔城區政協履職盡責富有成效的一年。一年來,區政協緊緊圍繞團結和民主主題,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充分發揮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作用,為推動率先跨越、建設宜居荔城的奮斗目標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堅持同心同向、廣求共識,著力夯實政治基礎
常委會堅持把統一思想、強化理論武裝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進一步堅定政協工作的方向,努力做到人民政協工作與黨委政府同心、同向、同行,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認真領會精神實質。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準確把握新時期黨對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和民主政治建設的新布局和新要求,增強了在更高起點上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市、區委全會精神,明確荔城發展的決策部署,增強了推進新一輪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 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牢固樹立法治觀念,自覺維護法律權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增強了依法履職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引導組織廣大委員和機關工作人員,深化區情認識,強化服務觀念,增強投身建設荔城發展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同時,及時研究制定貫徹意見,把區委重大決策和目標任務轉化為履職的實際行動,推動了區委戰略部署在政協工作中的貫徹落實。班子成員按照統一安排,服務大局不懈怠,認真做好掛鉤鎮街、重點項目和重點工業企業等工作;機關干部服務鎮街和項目,積極體現作為,全力推進該區各項重點工作;廣大委員緊扣大局主動履職,切實發揮作用,為推進荔城發展盡心盡責。
不斷提高履職水平。緊密聯系實際,發揮政協組織的優勢和作用,因勢而謀,順勢而為。按照“維護核心、服務中心、反映民心、凝聚人心”的總體思路,提出了“履行職能有序、服務中心有為、關注民生有效、推進工作有方、自身建設有力”的工作目標。班子遵循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平等議事、體諒包容的原則,做到政治堅定、思路求新、作風民主、工作盡責,始終與區委保持高度一致,團結各界增進共識,凝心聚力促進發展,推動政協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和創造力,推進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進一步鞏固團結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堅定了政協工作的正確方向。
二、堅持融入中心、呼應全局,全力助推荔城發展
常委會堅持議大事、抓關鍵,多形式、多渠道開展協商議政、視察調研、提案督辦、監督評議等活動,履職盡責,注重實效,努力為推動荔城發展獻計出力。
扎實搞好政治協商。以區政協三屆三次全委會為依托,開展全面協商。組織委員列席區三屆人大三次會議,聽取區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重要報告,就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任務和重點工作,舉辦了7場座談會進行協商討論,收集并轉交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105條。以常委會為依托,開展專題協商。就區政府工作咨政建言,提出了拓展戰略規劃框架、重視城市發展內涵、壯大第三產業、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大民生改善力度、保護荔城特色文化等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以專委會為依托,開展對口協商。組織委員就該區扶持中小企業、繁榮電商市場、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和促進旅游產業開發建設等重要議題進行探討研究,許多有價值的建議轉化為部門的決策參考和工作措施。班子成員列席區委常委會議,參加區里重要會議,參與重大問題的協商研究。
積極推進民主監督。突出提案督辦的形式。區政協三屆三次會議共收到提案70件,經審查立案67件。通過全面交辦、跟蹤督辦、重點促辦和反復商辦等措施,增強部門辦理提案的實效,促進提案建言成果的轉化。為提高提案辦理的質量,舉辦“兩見面、三結合”專題會,選擇《關于加強城區道路“滴撒漏”整治的建議》、《關于健全城市衛生長效保潔機制的建議》等11件提案進行現場辦理答復,有效地推進城市管理體制機制的理順,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突出監督評議的形式。組織委員73人次參加區里各種征求意見會和聽證會,推薦委員擔任職能部門監督員,鼓勵支持他們參加各類工作檢查以及行風政風評議等活動,促進相關部門改進工作,充分發揮政協民主監督的作用。
深入開展參政議政。堅持把調查研究作為委員參政議政的主要途徑,不斷豐富調研形式,提高調研質量。一年來,著重圍繞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加強重點項目建設、促進僑資企業發展、強化信用體系建設、做大做強文化產業等方面開展調研活動,形成調研視察報告11篇。在“加強荔城區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工作”課題調研中,從加強支撐三次產業發展、搭建完善服務平臺、加強管理體制機制建設、建立健全保護體系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得到有關部門采納,相關建議被吸收到該區扎實開展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區工作實施方案中。為加大推進區現代農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力度,提出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培育休閑觀光農業、加強政策資金扶持、規范土地有序流轉等建議,為推進山區轉型、平原流轉、城區轉化、勞力轉移提供決策參考和依據。協助上級政協開展了民營企業發展、完善公共服務、推進莆田社會辦醫改革、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等10多個課題的視察調研活動,促進相關工作的改進。
三、堅持關注民生、體察民情,傾情紓解民憂民困
常委會牢固樹立群眾觀念,認真開展“四下基層”、“三解三促”、“三深入三服務”等活動,真情服務群眾,積極反映民意,著力維護民利,切實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知情出力。
服務基層排解難題。深入鎮街、村居和基層單位走訪調研,想方設法協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協調有關部門,幫助新度鎮揚美、樟橋、寶勝村和西天尾鎮三山村,改善基礎設施,美化村容村貌;關心殘疾人教育工作,視察區特殊教育學校,關懷從事特殊教育工作者;關注城鄉教育均衡化發展,深入莆田八中等農村學校調研,就激勵農村教師、學校合理布局、提高教育層次提出意見建議;促成北高鎮成立“鳳耀獎教助學基金”,推進北高鎮教育發展;協調異地委員,引進先進醫療設備進基層衛生院,促進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深入新度鎮揚美村和樟橋村,與基層干部共同開展“千名干部進村戶、排憂解難保平安”活動,著力為基層綜治平安創建發揮作用。
借助慈善改善民生。依托區慈善總會和慈善超市平臺,鼓勵和發動委員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慈善公益活動。一年來,組織開展資助貧困學生、重病醫療補助、白內障復明、殘疾人安居和愛心救助等慈善項目,受益人口達2000多人;發放30多萬元款項資助貧困大學生84名,發放善款78萬元救助因病返貧困難家庭近300人;區慈善超市的鎮海、拱辰兩個街道供應點的供應對象從城市低保延伸到農村低保,擴大了救助覆蓋面;加快新度、黃石、北高三個鎮慈善超市籌備進度,為進一步匯集社會捐款、幫扶困難群眾、提供志愿服務、扎實推進該區城鄉貧困家庭精準扶持工作發揮應有的作用。
傳遞民情維護民利。加大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和報送力度,并邀請省政協領導作專題輔導講座,提升了委員對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認識和水平。一年來,共編發《政協簡報》13期,向上級政協、區委區政府呈報和反饋事關群眾利益的全局性、苗頭性、傾向性的輿情信息17條,為有效決策夯實更加廣泛的民意基礎提供了有益的參考。為保障宗教活動場所日常安全,開展專題視察,提出了完善宗教工作網絡、加大宗教政策宣傳力度、強化宗教領域執法、基層制定宗教活動場所應急預案等建設性的對策和建議,推進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宗教活動場所日常管理。組織委員視察基層法庭,推進基層法庭豐富司法為民形式,進一步發揮基層調解作用。
四、堅持發揚民主、增進團結,全面提升整體合力
常委會注重發揮政協渠道暢通、聯系廣泛的優勢,突出團結民主兩大主題,進一步密切與社會各界人士的聯絡聯誼,廣泛凝聚發展合力。
營造合作共事氛圍。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遵循民主協商、平等議事、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的原則,完善黨組成員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的掛鉤聯系制度,做好情況通報、協調溝通工作;尊重和保障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中的民主權利,創造條件,搭建平臺,鼓勵他們通過政協全體會議、常委會議、專題協商會議等議政平臺充分表達意見和建議。一年來,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提交提案47件,大會發言6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提出的意見建議質量較高、針對性較強,得到有關部門的采納和吸收。
拓展對外聯絡渠道。加強與省市政協及兄弟縣區政協的聯絡聯誼,努力為各級政協、各界人士來荔城參觀考察提供服務。
一年來,共接待相關考察團組共16批次。與異地創業的荔城籍委員保持經常性溝通聯系,參加異地商會成立大會和重要活動,推介該區投資環境和招商項目,引導和鼓勵他們轉變觀念,創新思路,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加強與該區港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