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市政協六屆十四次常委會議著重就“推進莆田北部山區生態旅游開發”、“建立水源地保護和生態補償機制”2個議題進行專題協商。會上,10余位委員代表各自課題組作了專題發言,從不同側面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市直各有關部門等領導到位就各自涉及的領域作有關情況匯報說明,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應邀參加會議并聽取了委員發言。本期刊出“推進莆田北部山區生態旅游開發”協商會上市交通局、文廣局的回音。
建設山區路網開通旅游客運
為大力建設旅游公路網,實現從高速路口、主要交通樞紐中心到各景區之間快速、暢通對接,促進旅游產業跨越發展,2014-2018年,我市擬建北部山區旅游公路18個項目共209公里,總投資約24億元。
市交通局黨組書記徐學介紹了北部山區交通現狀及規劃建設情況。
旅游公路。目前莆田市北部山區有沈海復線高速公路、省道202線和縣道大(洋)莊(邊)線、大(洋)江(口)線、莊(邊)仙(游)線、度(尾)鳳(山)線、城(關)石(蒼)線等組成。沈海復線高速公路莆田段長50.33公里,2013年建成通車,雙向4車道和雙向6車道;省道202線萩蘆至莊邊(永泰界)長33.2公 里于2013年建成通車,二級公路標準,雙向兩車道;縣道現狀為三級、四級公路,雙向兩車道。
客運公交。全市現有道路客運企業32家(旅游企業5家),客運班線320條,客車1268輛(旅游客車58輛),客運班線現已覆蓋到全市各鄉鎮及九鯉湖、南少林等主要旅游景區。全市公交客運企業共有3家,共有公交車輛774輛,已開通公交線路62條,公交線路已基本覆蓋到中心城區的各個功能區以及40個街道(鄉鎮)和華林工業園區、西天尾工業園區、秀嶼木材加工區等。其中,莆田汽車站至文甲、九龍谷公交線路4條,開通湄洲島上公交線路3條。
為了使北部山區更好的連接成片,方便出行與旅游,通過規劃大動脈和小血管既高速公路網、普通國省干線網、農村公路網,達到互相補充的作用,共同形成交通無縫連接。
高速公路。規劃建設“二縱二橫”公路,其中連接通往北部山區的有“一縱二橫”:1.沈海復線高速公路莆田段:路線起于仙游縣游洋鎮五星村,止于龍華鎮金溪村,線路均在仙游縣境內,經游洋、菜溪、榜頭、龍華等。項目長50.33公里,2011年開工建設,2013年12月建成通車,總投資50.12億元。該項目的建成實現了仙游由原來的交通相對邊緣縣向交通較發達縣的轉變,拉近仙游縣與福州、廣州等沿海發達地區的時空距離,極大的方便了仙游北部山區的旅游,創造了仙游進一步融入宜居港城建設的有利條件。2.莆永高速公路(省道S010)莆田段:路線起于秀嶼區山亭鄉馮厝與荔港大道連接,于度尾白鴿嶺進入泉州永春境內。項目長88.11公里,于2012年11月建成通車。該項目的建成,極大的方便了仙游的對外旅游通道,構建了內陸-永春-仙游-莆田-秀嶼湄洲灣港口的快速通道和興化灣通往內陸的疏港通道,大大地拓延了我市港口的腹地。3. 莆田至湖南炎陵高速公路莆田段:即湄渝高速莆田段,路線全長93.358公里,其中建設里程78.7公里,利用沈海線福泉高速公路14.658公里;項目2013年開工建設,力爭2015年底建成通車。項目的建成,將實現我市內部高速交通網絡互聯互通,極大方便我市交通旅游的發展,推動興化灣與山區交通網絡的連接。
普通國省干線。全市規劃“三縱一橫三聯”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網,總里程595公里,比原全省普通國省干線“八縱九橫”中我市“兩縱兩橫”規劃里程增加約245公里。連接北部山區的干線路網有“一縱二聯”:一縱:省道縱三線壽寧下黨至翔安新店公路莆田段:全線在仙游境內,全長70.9公里,按二級公路標準改造,途經游洋鎮、鐘山鎮、榜頭鎮、大濟鎮、龍華鎮,目前已完成工可審查完成修編,2014-2018年建成鐘山東溪至榜頭上昆段15.0公里,計劃投資2.55億元。
一聯:省道聯一線秀嶼南日島至閩清云龍公路莆田段:全長92.74公里,按二級公路標準改造,起自南日島,經埭頭、笏石、北高、黃石、白塘、梧塘,接已建的省道202線,全線在建,2009年開工,2017年竣工,計劃投資51.5億元。二聯:省道聯二線福清東張至漳平象湖莆田段:全長103.482公里,按二級公路標準改造,經大洋、新縣、莊邊、游洋、石蒼、西苑接永春,目前仙游段已開工建設,計劃至2018年建成涵江新縣大所至莊邊15.5公里和仙游洋鎮至西苑鳳山段40.6公里,計劃投資7.6億元。以上三條省道的建成,將把仙游九鯉湖、九座寺、菜溪巖、閩中司令部、永興巖、瑞云山串成一條線,打造北部山區的旅游網絡。
縣道建設。在2014-2018年,通過建設聯二線新縣至大洋8公里、九鯉湖至縱三線6.7公里二級公路,晉級改建九鯉湖至九龍谷14.3公里、九龍谷至常太東太16.9公里、常太東太至白沙坪盤6.5公里二級公路,九龍谷支線1.6公里、龜山至九龍谷7.3公里、洋西入口至縱二線0.95公里、西天尾后埔至X201線(東圳壩頭)25.2公里、東圳壩頭至天馬山至龜山至華亭互通27.9公里、坪盤至南少林4公里、大洋鄉政府至閩中司令部舊址7.2公里、大莊線至永興巖2公里三級公路等縣道、鄉道,提升北部山區的旅游公路網,形成旅游一條線。以上縣道、鄉道的建成通車,將九鯉湖、九龍谷、天馬山、龜山、白沙坪盤、九華山、南少林等景區串成一條線。
徐學說,我市還將完善旅游設施,開通旅游客運。作為今年省政府為民辦實事之一的完善通往景區的旅游指路標志,目前全市正在主干線道路上設計通往4A、3A級景區的旅游指路標志,在年底前全面實施到位,屆時北部山區的九鯉湖、九龍谷、菜溪巖、瑞云山等景區在主干線上將有了明確的指路標志。各旅游景區的停車場已納入景區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中。逐步推進道路客運公交化改造,計劃到2015年,公交車運行區域涵蓋到區、管委會行政區域內(除山區外),公交出行分擔率達到15%。對通達莆田北部山區旅游景區的道路通行條件符合要求的,將根據公路建設的情況逐步開通旅游專線。
開發莆田特色文化旅游產品
大洋紅色文化旅游
莆田北部山區轄仙游、城廂、涵江的11個鄉鎮,古時屬興化縣管理,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留下眾多的文物古跡,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后有文物點134處。且該地峰巒疊翠,怪石嶙峋,林木茂盛,溪流縱橫,風景美麗。開發生態旅游產業,對我市北部山區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近年來,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立足自身職能,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和非遺的保護利用,為我市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可利用的豐富資源。
該局副局長林志強說,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和豐富莆田特色文化旅游產品,提升莆田特色文化旅游吸引力。一要立足資源打造旅游品牌。媽祖文化旅游。應以湄洲島創建國家旅游5A景區為契機,進一步推進媽祖海祭平臺、世界媽祖信俗博物館、媽祖文化源流館等建設,強化媽祖朝拜儀式的規范化和朝拜活動的規格化,豐富湄洲島媽祖文化旅游產品類型。進一步整合挖掘開發賢良港媽祖祖祠、媽祖閣、平海天后宮、文峰天后宮、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等重要媽祖文化資源,做大做強媽祖文化旅游品牌。
工藝美術文化旅游。應充分發揮工藝美術國字號品牌效應,全力推動工藝美術門類產業集聚,擴大規模。同時,在已有觀光、鑒賞旅游產品的基礎上,大力開發參與性、體驗性和個性化旅游產品,增加產品類型,提升工藝美術文化旅游吸引力。
祈夢文化旅游。應充分利用“中國祈夢圣地-九鯉湖祈夢體驗館”入選國家特色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庫的契機,結合九鯉湖景區成為國家4A旅游景區的時機,擴大 “中國夢文化之鄉”品牌知名度,開發包含觀光、體驗、休閑、度假等多種類型相結合的祈夢文化旅游產品,提升祈夢文化旅游吸引力。
南少林武術文化旅游。在南少林武術表演和寺院建筑觀賞的基礎上,結合南少林寺武僧反清復明斗爭故事,開發歷史名人鄭樵刻苦攻讀和著書立說,陳文龍、陳瓚抗元事跡,林兆恩抗倭愛國愛鄉故事,以及大年初一早餐吃歲面、初二忌往來、初四過大年和過年貼白額春聯等特有民間習俗,發展民俗文化展覽館。通過影視錄像、圖片文字、仿古表演、精彩解說,發掘民俗文化內涵,激發旅游者的探索欲望,從而提升南少林武術文化旅游吸引力。
紅色文化旅游。我市北部是共產黨早期革命的活動區域之一,也是南方23塊革命根據地之一的基礎上,在該區域屬于文物點的革命舊址就有9處,還是眾多的革命活動基點村。麥斜工農紅軍108團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