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昨日從市文廣局獲悉,我市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臺精品工程,1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臺精品項目列為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利用項目,力爭在今年6月份編排完成,舉行向黨的九十華誕獻禮首場演出,7月份在全市各地巡演,8月份在福州等地展演。
據介紹,此舉將更好地開發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文化內涵,提升舞臺藝術水平,擴大我市非物質文化影響。
這1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臺精品項目為:莆仙戲《走雨、抬轎》、黃石惠洋十音《大且喜》、黃石九蓮燈《九蓮燈舞》、度尾大鼓吹《農疇樂悠悠》、仙游九蓮燈《九蓮燈舞》、仙游皂隸舞《皂隸舞》、涵江車鼓《車鼓催春》、涵江文十音《文枕琴演奏》、仙游八樂《八樂演奏》、莊邊山歌《葉笛山歌》、南少林獅《獅舞》、南拳表演《刀棍拳術》、梆鼓咚《俚歌表演唱》、江東木偶《柳三升》、棕轎舞《擺棕轎》、莆仙獨角戲《獨角戲》。 (時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