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初,市政協在廣泛征求意見、深入研究討論、反復溝通協調基礎上,與市委、市政府共同確定了2014年年度協商計劃,將“推進社會辦醫改革、推進城鎮化均衡發展、推進莆田北部山區生態旅游開發、建立水源地保護和生態補償機制”4個課題列為年度專題協商議題。今年市政協六屆十三次、十四次常委會議分別就這四個課題進行專題協商。會上,20余位委員代表各自課題組作了專題發言,從不同側面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市直各有關部門等領導到位就各自涉及的領域作有關情況匯報說明,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應邀參加會議并聽取了委員發言。本報將陸續刊登部分委員發言、部門回應及調研報告。本期刊出“推進莆田北部山區生態旅游開發”調研文章。
加快莆田北部山區生態旅游開發
菜溪瀑布
古典藝術家具
莆田國際油畫城
涵江下洋古民居
莆臺鄉村合作項目香園草一角
根據市委、市政府年初確定“推進旅游業跨越發展”的目標任務,市政協把“做大旅游產業,發展旅游經濟”列入年度調研課題。今年3月份以來,市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根據市政協的工作安排和部署,組織部分市政協委員及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在陳元、趙愛紅副主席帶領下,開展“加快北部山區生態旅游開發,推進我市旅游產業發展”專題調研活動,調研組一行分兩組走訪了湄洲島、九鯉湖、菜溪巖、南少林、九華山、九龍谷、媽祖城、永興巖等重點景區,深入了解我市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并聽取縣區、管委會旅游工作情況的匯報,為市政協專題協商會議做好前期調研準備工作。
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旅游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意見》和《關于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旅游產業發展態勢向好:一是重要景區旅游資源實現基本層面上的開發,旅游資源開發進程不斷提速;二是景區進入性和服務性基本條件得以初步解決,景區基礎設施及配套功能日趨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三是通過舉辦各種節會活動,加大旅游產品的宣傳推介力度,旅游品牌不斷凸現;四是發展旅游產業意識逐步增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目前,我市旅游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六個方面。
在目標定位上,如何凸顯莆臺媽祖文化交流熱絡的獨特優勢和莆田旅游資源的特定優勢,把莆田打造成為海峽旅游綜合試驗區的目標定位不明確,我市尚未列入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游試點城市。
在資源分類上,如何充分挖掘莆田特色資源優勢,進行分類開發還不明晰,旅游產品深度開發不夠,對外影響力和吸引力亟待提高。
在設施建設上,如何擴建景區道路和完善景區服務設施的投入建設力度不夠,存在“有景區沒氛圍,有景點沒游客,有景致沒配套”問題,景區可進入性不暢通,景區建設存在亂規劃、亂占地、亂砍伐等現象。
在產業集聚上,如何推進旅游產業與莆田工藝美術產業、莆田美食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重要資源結合不緊密,景區缺少特色旅游工藝品、旅游工藝品展銷市場、土特產市場和地方特色小吃一條街,“一業興、百業旺”的帶動效應沒有形成。
在宣傳推介上,沒有形成統一的宣傳廣告語、宣傳冊、宣體片、線路圖、導游詞,旅游宣傳促銷團體合力、立體優勢和整體效應沒有形成,如何制定并實施“清新莆田,智慧旅游”規劃有待于抓緊落實。
在構建機制上,如何進一步完善“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的產業發展機制,北部山區生態旅游開發資金投入不足,投入機制如何做到多元化,研究制定獎勵扶持舉措辦法,要進一步抓好落實。
建議意見
我市要著力提升莆田旅游產業發展的戰略定位,深入挖掘開發莆田旅游產品體系,加強與海西20個城市的旅游合作,利用特色旅游資源,優勢互補,建立海西旅游合作協調機制,把我市特色旅游資源融入海西“無障礙”旅游合作,拓展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及海西周邊城市旅游市場,主動融入閩東北旅游協作區,西聯大武夷、南通廈漳泉,不斷滿足境內外不斷增長的旅游消費需求,加快北部山區生態旅游開發,推進我市旅游產業發展,努力把莆田打造為海峽旅游綜合試驗區,成為境內外知名、國內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以“南湄洲、北九鯉”為中心,以媽祖文化、祈夢文化為核心,打造“神仙故里信俗游”品牌
蘇樹林省長在省旅游局調研時指出,旅游資源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生態環境,一個是文化。游客一是看有什么奇特的自然景觀、好的生態環境;二是看文化,特別是外國游客,對文化底蘊很看重。目前,我市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文化資源,都還挖掘得不夠。作為海神媽祖文化、九仙祈夢文化發祥地的“神仙故里”——莆田市,要大力開發湄洲島媽祖文化、九鯉湖祈夢文化這一獨特的旅游產品,抓好山海呼應、島湖對接的“神仙故里信俗游”旅游線路規劃工作,完善湄洲媽祖祖廟、港里天后祖祠、媽祖閣、文峰宮、媽祖研究院和九鯉湖、菜溪巖、麥斜巖、九座寺等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購置“神仙故里信俗游”專線豪華大巴和游艇,滿足專線游客和對接向莆鐵路輸送客源以及湄洲島、南日島、平潭島、臺灣島之間互送客源的需求,力爭莆田市成為全國第五批、福建省第5個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旅游城市,爭取使莆田成為大陸和臺灣雙向旅游線路的重要中轉站,共推雙向旅游線路,圍繞“媽祖圣島、度假天堂”,把湄洲島打造成世界媽祖文化研究中心、世界媽祖朝圣中心和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大牌旅游精品,把我市建設成為海峽旅游和世界旅游的目的地。
禪武文化是莆田旅游的一張名片,要以南少林為中心,連線九華山、紫霄巖等景區,以及廣化寺、龜山寺、囊山寺(國歡寺)、梅峰寺等禪宗文化資源,打造禪武、禪茶、禪香特色文化旅游產品。要對南少林景區旅游發展規劃進行重新設計,充分發揮南少林禪武文化的影響力,與北少林合辦“少林武術節”,借北少林名氣提高南少林知名度,逐步確立南方世界少林武術中心的地位。盡快啟動登山步道等建設,創造條件逐步建設南少林的澄湖鏡碧、紫霄延福、象峰霧海、少林攬勝、西蘭春暉、苦竹幽境、垞埕康莊、風洋筠谷和九華疊翠等9大景區策劃項目,擴大南少林景區范圍,按照4A標準建設,加大投入,完善旅游設施,建成以集旅游、休閑、健身等多功能的禪宗文化旅游品牌,打好禪宗文化旅游品牌。
●以“工藝城、博覽城”為中心,以莆田藝雕、仙作家具、油畫為代表,打造“工藝之都產業游”品牌
要突出文化創意特色,依托莆田工藝美術文化資源優勢,將譽滿天下的莆田工藝美術文化、美食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業緊密結合,打造以中國·莆田工藝美術城、中國仙作工藝走廊、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上塘珠寶城、油畫城、石藝城等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