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局長鄭重說,在推進社會辦醫改革中,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力求有所作為,全力扶持民營醫療機構發展,在具體服務管理上推行均等化、優質化和人性化。
政策待遇推行均等化。一是準入門檻無差異。民營與公立醫院醫保定點服務資格認定標準相同, 一視同仁。我市現有民營醫療機構29家,截止目前已列入醫保定點的民營醫療機構有19家。其他的民營醫院因規模標準達不到要求或沒有申請尚未被定點。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符合省衛生廳的規定標準均納入醫保定點。二是醫保目錄標準統一。民營和公立醫保定點醫院執行的均為國家、省頒發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及醫療服務設施范圍與標準(簡稱醫?!叭夸洝保┖推翁锸行l生、物價行政部門制定的《莆田市醫療單位醫療服務價格》規定標準。三是醫保報銷標準一致。醫療費用方面,民營與公立定點醫院,執行的是相同的支付政策。醫療費用核定標準、報銷目錄、報銷比例、辦理時限和受理程序都是一樣的。
服務保障推行優質化。一是轉院就醫同便捷。2013年,市人社局開通了16868006(電信)和118114-7(移動)聲訊服務熱線,不論民營或公立醫保定點醫院,都可以通過該熱線便能方便醫保對象實現轉院轉診,有利于醫院和群眾安排就醫,同時在市內全部定點醫院、藥店開通刷卡就醫、用藥。二是協議管理同政策。標準要求同等,受理程序一致,考核辦法統一。三是個賬管理人性化。去年和今年市人社局兩次擴大了個人賬戶支付范圍,個人賬戶使用范圍已基本放開。個人賬戶原只限用于支付普通門診就醫、購藥,擴大為可用于支付參保人員本人所有個人負擔(含自費)部分的醫療費用(零售藥店只用于限額購藥)、門診掛號以及健康體檢,使個人賬戶的使用更加靈活、更加多樣、更加人性化。公立或私立定點醫院和定點藥店均可按放開范圍,進行個人賬戶刷卡。
改革管理推行科學化。一是推行付費方式改革。著力推行了“總額預付制”付費改革。2013年我市選定全市三級和部分二級定點醫院作為“總額預付制”試點單位,促使醫療機構主動控制醫療費用,有效遏制了定點醫院醫療費過快增長,解決小病住院、小處方開大處方等社會關注熱點問題。如統籌基金支出2011年增長40%,2012年增長30%,2013年增幅下降到8.7%。2014年在全市二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全面實行醫療費用總額預付制,并探索總額預付制、按病種付費、按床日付費、按項目付費、按服務單元付費、按人頭付費和單病種付費并行的付費改革。二是創新協議管理辦法。建立“兩定點”進出機制,創新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的監管辦法。三是強化部門協作監管機制。積極與財政、衛生、稅務、審計等相關部門聯系配合。
鄭重說,下一步市人社局將在政策、服務和監管上做文章,支持社會辦醫改革。
在政策上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當前我市群眾的大病、疑難病,大部分都到福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就醫,在看病、醫保報銷上有許多不便。市人社局將從政策上鼓勵民營專科醫院申請醫保定點,以解決醫療資源布局緊缺等問題。與福州等城市協作推進醫保待遇同城化,選擇一些異地公立醫院簽訂協議進行試點,共享醫療資源。探索提高醫療補助對象的醫保費用報銷比例,強化大病統籌管理,將大額補充醫療保險統籌推向社會化,進一步提高我市職工、居民的醫療保障水平。
在服務上進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設力度。將與定點醫院、農商行、易聯眾公司協作,開發完善醫療費用結算和信息查詢系統,全面購置社保信息查詢機,開發“社保通”,方便群眾就醫和查詢醫保政策、個人參保繳費、用藥、藥費等信息,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建立居民健康個人檔案,將參保人員健康信息和歷年就醫信息全部錄入系統,實現“記錄一生,服務一生,保障一生”。建立莆田醫保微信平臺加大政策宣傳力度。
在監管上進一步加大規范力度。近年來,私營“兩定點”違規現象時有出現,這既需要加強監管力度,又需要“兩定點”強化自律。下一步將采取擴大監管渠道、協議管理檢查、網絡管理舉報、新聞媒體監督、行風政風評議等多種措施,進一步規范兩定點管理。 (鄭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