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爭取社會辦醫國家聯系點為契機,充分發揮莆籍民營醫院遍布全國的優勢,認真研究我市社會辦醫的發展情況,抓住了莆田市作為全國民營經濟綜合試點的有利時機,多措并舉全力推進我市社會辦醫改革工作。
市發改委副主任黎瑞煉代表市發改委作了表態發言。他說,市發改委的主要推進措施有加強項目儲備,爭取資金傾斜;簡化審批程序,降低準入門檻;推進合作交流,延伸健康產業。通過大力引進民營資本舉辦醫療健康產業,積極豐富我市健康產業業態。2013年,市政府與上海華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新加坡國際醫療產業管理公司簽訂項目投資協議,項目總投資約19.5億元,計劃在火車站站前片區建設福建新安國際醫院,建設一所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和一所三級甲等專科醫院,市發改委將其列入省預備重點項目,積極跟進,目前正在進行征地、總平設計和圖紙初設等前期工作。同時,積極探索社會資本與公立醫院合作投資的模式,引進福建民生投資有限公司與莆田學院附屬醫院醫療集團合作建設市中醫醫院,項目總投資約3.5億元,目前已完成項目可研批復。今年新引進社會資本在黃石商貿物流園一期控規范圍內設置莆田陽光康復醫院,設置床位200張(其中康復專業床位150床),計劃總投資約1.9億元,占地面積約35畝,總建筑面積約為5.5萬㎡。主動對接質子刀高科技社會辦醫項目,探索高端醫療層次方面的突破。
就如何推進社會辦醫改革,黎瑞煉對下一步工作作了說明。
合理規劃布局,形成多元辦醫格局。合理控制公立醫院特別是城市公立醫院的規模和數量,每千人口醫療機構床位數達到4張的縣(區)原則上不再增加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除傳染病、婦幼衛生等承擔公共衛生職能的醫療機構之外),新增醫療資源優先安排社會資本進入。同時,在今后擴充醫療資源過程中,嚴格控制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規模,縣區級綜合醫院床位利用率le;85%的不再新增床位規劃,除結構性調整需要的中醫、婦幼、精神病專科及在建醫療項目外,政府不再新建醫療機構,醫療資源增量部分主要由社會資本投入。通過合理的布局規劃和引導,力爭到2015年,我市建設一批具有較大規模、較高水平的民營醫院,建設若干醫療資源要素聚集發展的醫療園區,全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占全社會總量的25%,初步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
完善政策體系,力爭成為國家聯系點。在梳理我市社會資本辦醫政策(包括社會辦醫準入、執業環境、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政策等)的具體落實情況的基礎上,積極對接我省近期正在修編的《加快推進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若干意見》及省直有關部門即將研究制定的相關配套政策,進一步完善我市扶持社會資本辦醫的政策體系,特別是細化出臺我市扶持社會資本辦醫在人才、醫療保險管理、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具體配套政策文件,使我市社會資本辦醫改革政策更細化,更具備可操作性,營造良好的社會辦醫氛圍,力爭成功獲批社會辦醫國家聯系點。
加大招商力度,提升醫療投資成效。在加快已引進重大社會辦醫項目推進力度的基礎上,積極推動籌建莆田健康產業總會,繼續加大招商力度,通過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策略聯盟(醫健聯)和莆田健康產業總會,搭建政企溝通平臺,整合醫療行業資源,促進合作共贏,形成產業化、市場化、信息化的醫療大合作新格局,全力建設全國民營醫院后援總部。一是籌建莆田市藥械生產交易中心,建設依托莆田、覆蓋全省、輻射全國的醫療易耗品生產基地、采購交易市場等,實現抱團發展,推進帶量采購,增強談判議價能力,進一步降低醫院藥械采購價格,提高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的競爭力。目前,已在莆田海峽商貿城建立全國唯一的民營醫院專屬醫療器械專業市場,采取“集中展示、委托倉儲”的經營模式建設醫療器械展銷平臺,項目規劃面積4萬平方米,將于2015年底全面投入運營,為全國各地民營醫院的醫療器械采購提供優質優價服務。二是抓緊組織編制健康產業園建設規劃,制定出臺入園優惠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力度,引進新加坡、臺灣地區先進的醫療管理模式和技術力量,特別是健康旅游、健康體檢、高端醫療等方面的經驗,規劃建設1家三甲綜合性醫院、20家具有全國先進技術水平的專科醫院及醫療器械生產交易市場。 (鄭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