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出臺的《莆田市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中提出,要探索通過城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托管鄉(鎮)衛生院、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所實施一體化管理的形式,加強中心鎮、中心村醫療網點建設,不斷提高基層衛生保健水平。成立衛生人才服務中心,允許市、縣(區)、鄉(鎮)和村四級衛生人才在四級衛生網絡內自由流動、多點執業。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舉辦各類醫療機構,與公立醫院享受同等政策。推進共享型醫療診療機構建設,提高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實施信息化規范管理。
市政協委員葉志恭說,鄉鎮衛生院是農村三級醫療網點的重要環節,擔負著醫療防疫,保健的重要任務,是直接解決農村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一關。加快鄉鎮衛生院建設,方便群眾就醫,這是城鄉一體化建設一個重要的內容。
近年來,我市大力加快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葉志恭說,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發現鄉鎮衛生院在發展中仍存在許多問題。他認為,鄉鎮衛生院的發展靠自身加大造血外,還要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
要改善鄉鎮衛生院醫療技術人員引進機制。打破框框,降低門檻,在“逢進必考”的原則下,由市里組織考試,統一命題,放寬學歷、年齡等報考條件。執業資格證可象駕駛證一樣分級設立,允許逐級報考,提高通過率,執業資格和執業范圍按照級別作相應限制,如鄉鎮一級的只能在鄉鎮范圍內執業,縣區一級的只能在縣區范圍內執業,并以此類推。
人才是鄉鎮衛生院發展的根本。葉志恭建議,要提高對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的工資待遇,同時在職稱評定、社會保障房分配等方面給予傾斜。此外,給用人單位相應的用人自主權,允許鄉鎮衛生院自主招聘合格的臨時醫技人員,報縣區衛生行政部門及財政部門備案,其工資費用納入縣區財政支出項目。臨時聘用人員參加鄉鎮衛生院統一招考時,在同等條件下要優先入編。
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和配套措施,鼓勵城區在職和退休醫療技術人員到鄉鎮衛生院工作,特別是大中型醫院富有經驗的退休醫生,這不僅可以發揮他們的余熱服務群眾,還起到“傳、幫、帶”作用,促進鄉鎮衛生院醫療水平的提升。城區在職的醫生在晉升職稱或職務資格之前,必須到鄉鎮衛生院服務一定年限。
葉志恭說,在引進人才、提高服務的同時,還要對硬件設施設備未達到標準化建設的鄉鎮衛生院,政府應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對實行“自收自支”或“差額撥款”的鄉鎮衛生院盡可能改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以體現鄉鎮衛生院的公有化和公益性。 (鄭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