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臺的《莆田市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賦予了我市推進城鄉一體化的一系列先行先試優惠政策。
在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上,王秋洪委員作了《城鄉一體 項目為綱》的發言。發言建議,開展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要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一事關全局的重要環節,堅持項目準入與規劃引領相結合,堅持當前項目與長遠項目相結合,堅持項目建設與服務保障相結合。
城鄉一體 項目為綱
開展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必須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一事關全局的重要環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項目為綱、投資為要”的要求,深入實施“以港興市、產業強市”發展戰略,以項目建設為城鄉一體化建設提供基礎支撐,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堅持項目準入與規劃引領相結合
著眼于全域莆田的理念,進一步建立健全全市項目準入與布局聯席會議決策機制,以規劃為引領,由全市統一協調布局項目落地區域,打破縣區行政區域阻隔,促進項目在最佳地點落地、向工業園區集中,形成統籌城鄉產業一體化發展格局。
一是以工業項目引領城鄉發展。以“小而精、大而強”為重點,加快發展精細化工業,建立專業性特色產業園,明確產業定位,非主導產業項目不允許落戶特色產業園,從而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及產業鏈配套企業相互協作性競爭機制,改變現有工業園區大而全、散而雜的現狀。一方面,注重引進投資金額大、技術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臨港裝備制造、石化、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制漿造紙等大型項目,作為龍頭帶動下游產業集聚,向產業鏈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另一方面,注重引進技改、租用廠房等不新增用地或少新增用地,但產品附加值較高,對我市現有產業鏈能起到延伸或補充作用的小型精品項目。
二是以現代服務業項目支撐城鄉發展。依托總部經濟區、金融財富中心、萬達商業廣場等集聚效應,筑巢引鳳,著力引進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和經營性服務業項目,進一步提高莆田主城區的集聚輻射能力和對臨港產業的服務支撐能力,推動城鄉現代服務業全面發展。同時,充分利用湄洲島、南少林、九鯉湖、工藝美術城等旅游資源優勢,整合我市的居住環境,聯動開發,促進城市建設項目向農村延伸。
三是以現代農業項目融合城鄉發展。堅持用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注重對接農業新興產業類項目,加快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積極策劃、包裝休閑農業和鄉村觀光旅游項目,建設臺灣農民創業園、閩臺農業合作專業區等各具特色的農產品產業基地,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創新型企業,提高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組織化、品牌化水平。
●堅持當前項目與長遠項目相結合
當前,我市項目建設面臨的最突出問題之一,就是后續大項目不多,接續能力不強,尚未形成一個穩定、持續增長的項目投資環境。抓好城鄉一體化項目建設,既要抓好當前項目的加快推進,又要抓好項目的接續儲備,努力形成每年投產一批、在建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開發一批的項目滾動發展格局。
一是加快推進在建重點項目。近年來,我市在建重點項目年度投資額占全年重點項目計劃投資的比重均達80%以上。今年,我市共安排在建重點項目221個,年度投資472億元,這些項目投資完成情況的好壞直接影響全年千億固投目標的實現。其中:工業科技方面,要加快推進差別化化學纖維、海峽紡織工業城、仙游工藝創意產業園、秀嶼國家級木材加工區等63個項目,促進城鄉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交通能源方面,要加快推進沈海復線高速公路莆田段、省道201線各縣區路段、西天尾等省級小城鎮路網、LNG冷能利用產業園、抽水蓄能電站、風力發電場及核電站等42個項目,全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建商貿方面,要加快推進玉湖新城、聯創國際廣場、文獻(步行街)廣場、福建海峽國際商貿城等88個項目,改善城鄉宜居、宜業環境。民生事業方面,要加快推進金鐘水庫及引水配套工程、烏溪水庫、木蘭溪防洪工程、南北洋防洪排澇工程、“三館一宮”、市第一醫院新門診大樓等28個項目,優化城鄉保障,著力改善民生。
二是抓緊抓實項目前期工作。一方面,加快推進齊魯石化EVA項目、湄洲灣第二發電廠、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莆田中心、華衡三甲醫院等120個市預備重點項目轉化升級,盡快具備開工條件,實現動工建設。另一方面,切實抓住國家宏觀政策微調預調的機遇,跟緊國家產業政策走向,盯緊項目業主投資意圖,加快推進林漿紙一體化、神華煤電、核電小堆、丙烷脫氫、藍海化工、泰盛紙業、中錦石化大型芳烴生產、慶華甲醇深加工等項目前期工作,使更多更好的儲備項目滾動為實實在在的投資增量。
三是注重拓寬思路謀劃項目。我市自然資源相對匱乏,但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營造環境,借力發展,實現無中生有。我們沒有木材,卻依托木材檢疫除害處理區興建起國家級木材加工區。我們因為有LNG接收站才有了燃氣電廠,因為有燃氣電廠才有了冷能空分,因為有冷能空分才有了鞍鋼冷軋。因此,要立足資源特色、產業發展基礎和未來發展方向,超前謀劃,通過產業鏈延伸和產業集群,進一步做深做細項目論證和儲備,充實項目庫,形成項目集群,確保項目不斷檔、建設不停步。
●堅持項目建設與服務保障相結合
項目建設工作涉及面廣、任務繁重,需要全市上下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優化發展環境,形成推進項目建設的強大合力,努力推動項目建設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積極建言,獻策出力。充分發揮各級政協委員接觸面廣、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等優勢,重點圍繞涉及城鄉一體化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在吃透上情和結合下情上下功夫,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為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和制定相關實施細則提供參考,共同推進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的順利開展。
二是突出重點,分類推進。面對當前復雜宏觀經濟環境,我市項目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仍然不少,特別是資金、土地、征遷等方面的問題還比較突出。資金方面,充分發揮現有融資平臺作用,通過爭取國家投資、政銀企合作融資、激活民資、BT、BOT等多種方式,有效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土地方面,以好項目、大項目去積極爭取用地指標,爭取更多項目參照省重點項目管理,單列指標。同時,盤活內部存量,擠出用地指標,切實解決“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現象。征遷方面,全面摸清各預備開工項目涉及的用地規模、拆遷范圍、群眾思想動態以及可能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做好宣傳項目風險評估等前期方案,最大限度減少拆遷阻力,和諧征遷。
三是健全機制,優化保障。突破項目,加大投資,關鍵是要有靈活有效的機制保障。一是完善項目服務機制。實行項目洽談、簽約、開工、投產“保姆式”全程服務,及時研究解決項 目推進中的具體問題,幫助業主理順項目審批環節,制定項目審批路線圖和項目配套要素供應計劃。二是完善項目審批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容缺預審、聯合會審、并聯審批等機制,采取交叉、并聯方式,實行限時聯審、聯批、聯辦,提高審批服務效率。三是完善項目督查考核機制。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節點化、節點責任化”的要求,加大對項目完成序時進度、節點任務的督查考核力度,公布干部服務績效,給予相應的表彰及問責,保障項目順利推進。 (王秋洪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