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從政府部門轉來政協機關從事文史資料編纂工作。
起初,對文史資料工作的性質、地位及其作用的認識,我并不很清楚。而在2007年經歷了編輯文史專輯 《仙游古典工藝家具》,我對人民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獨特個性和魅力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
2006年歲末,仙游榮獲“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稱號。
仙游縣委、縣政府把以古典工藝家具為拳頭產品的工藝美術產業作為“依港興縣、工業強縣”,加速推進臨港工貿旅游城市的一個品牌來抓,安排縣政協掛鉤工藝美術產業,何錦馳主席擔任縣促進工藝美術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
2007年,仙游縣政協決定編輯文史專輯《仙游古典工藝家具》,積極探索文史工作圍繞中心、服務經濟的新嘗試。該書由何錦馳擔任主編,我擔任具體編輯工作。
《仙游古典工藝家具》至年終出書后,受到工藝美術界廣泛歡迎,也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收益。
《仙游古典工藝家具》的春天
鄭育俊/攝
古典工藝家具的深厚底蘊
仙游,傳說中神仙游歷過的地方。這里人杰地靈,歷史悠久,有著豐厚的古典工藝家具文化底蘊。
據史料記載,仙游木雕生產宋明時期就已馳名全國。
早在北宋時期,這里的工匠就把京都宮廷器用與書畫工藝有機結合,制作出典雅古樸、充滿民族藝術風韻的古典家具,形成了古典家具和雕刻工藝完美結合的顯著特點,首開“仙作”木雕家具工藝先河。宋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徽宗皇帝在供奉官童貫和藝術知音蔡京的影響下,對仙作家具非常重視和喜愛,出現了仙作家具皇上喜愛,百姓爭效,風靡天下的局面。
仙作家具經過了明代清雅古樸、雋秀大方和清代富麗華貴、繁縟雕琢的不同藝術風格,進入輝煌和鼎盛時期。
仙游古典工藝家具根植于這一藝術沃土之中,蘊涵著仙游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理念和審美情趣,是仙游木雕工藝與傳統家具制作技藝的巧妙融合,是明清等古代家具經典款式的延續和創新,在國際上有“藝術家具”之美譽。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繁榮和國際國內對中國古典家具,尤其是對明清家具的強烈追求,仙游現代古典家具產業發展迅速。
國畫大師李耕的故里度尾鎮中岳村,村里的藝人們創辦了近百家木雕、古典家具生產企業,集聚成為李耕故里藝雕區;賴店鎮從事古舊家具收購,修復仿制的經營戶200多家,從業人員5000多人;榜頭鎮壩下村是木雕工藝家具生產專業村,這個不足5平方公里的村落,竟集中了600余家工藝企業,從業人員近3萬人,是仙游古典工藝家具生產的主要基地,年銷售收入10余億元。時任福建省委書記的賈慶林來該村考察,盛贊能工巧匠精湛的制作技藝和高超的雕刻藝術,欣然題字:“壩下木雕走向世界”。
獨具魅力的文化元素
仙游榮膺“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稱號,標志著“仙作”家具在中國木雕家具產業中重要地位的確立。與“京作”、“廣作”、“蘇作”并稱為中國明清古典工藝家具四大流派。
如何編輯這本史書專輯?“仙作”古典工藝家具之所以享譽國內外,正是由于她十分鮮明的“特色”:繼承與創新。
這不僅是古典工藝家具的特色,同樣也是編輯工藝家具史書專輯要努力堅持和突出的特色。
因而,我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遍訪了全縣70余家古典工藝家具骨干企業,用心了解工藝家具的傳統文化,仔細考察工匠們的雕刻技藝,編輯全書突出“特色”二字。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濃墨重彩書寫這里的能工巧匠們傳承高超的雕刻藝術、精湛的制作技藝與厚重的傳統優秀文化,在創新中運用數控軟件等現代科技成果,巧妙地融入時尚元素,使仙作古典工藝家具達到使用價值、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相統一,既不失為古典,又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
在篇章結構上,我們把全書策劃成 “先進篇”、“榮譽篇”、“精英篇”三大部分,著力宣傳和介紹優秀家具生產企業嘗試汲取明清家具藝術精華與現代生活理念相熔合的設計制作,制作出了不少材精、型美、工良的足可傳世精品家具的特色企業和典型人物。
所有這些,圖文并茂,藝術宣傳和感染力強,使讀者看到了仙游工藝家具傳承創新特色明顯、成效斐然的真實面貌,而且也使文史資料“特色”明顯,增強了文史資料的生命力。
《仙游古典工藝家具》的春天
《仙游古典工藝家具》發揮著“存史、資政、團結、育人”功能作用,又圍繞中心服務經濟,在實踐中得到有力的印證。
2008年初,仙游縣召開“兩會”,縣政協向出席“兩會”的近千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縣鄉黨政領導贈閱文史專輯《古典工藝家具》;同年5月,仙游縣在上海舉辦古典工藝家具產品推介會,7月在大連、11月又在香港相繼舉行工藝家具博覽會,都分別向與會來賓、客商贈發《古典工藝家具》史書專輯,宣傳了仙游古典工藝家具精湛的傳統制作技藝,增強了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影響力,很多人紛紛贊譽:“政協文史工作服務產業發展,有著其他工作難以企及產生的作用和影響。”
隨著仙游古典工藝家具日益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了解和鐘愛,其市場前景越來越被看好。“仙作”古典家具切走了國內市場六成以上的蛋糕,在紅木古典家具消費力最旺盛的北京市場占據“半壁江山”。同時,還遠銷韓國、日本、東南亞和歐美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與此同時,全省古典工藝家具協會與縣經貿局簽訂10億元投資項目,加快建設寶泉工藝產業園,整合產業資源,一期占地面積1360畝,總投資8億元。縣里提供0.67公頃土地和配套建設資金500萬元,開始在園區內籌建古典家具檢驗檢測中心,致力打造全國性的古典工藝家具生產中心、研發中心、檢驗檢測中心、名貴木材交易中心、營銷市場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壯大產業集群,力爭到2015年實現古典工藝家具銷售收入超100億元。 (陳福源)
[紀念人民政協成立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