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09年是人民政協成立60周年。為隆重紀念人民政協60華誕,記述人民政協成立60來的風雨歷程及難以忘懷的人和事,經莆田市政協主席會議研究決定,在全市各級政協歷屆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及機關干部職工中,開展紀念人民政協成立60周年征文活動。活動在市政協學習宣傳文史委牽頭組織下,收到數十篇體裁多樣、內容豐富的優秀作品。本報已陸續刊登部分作品,60年前的今天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的日子,本期選登兩篇有關多黨合作的征文,以饗讀者。
充滿生命力的多黨合作
多黨合作制度好。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中國有著60年的發展歷程,作為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符合中國的國情,符合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具有獨特的政治優勢和強大生命力。60年來,這一制度為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多黨合作制度符合中國的國情,它是歷史選擇的結果。中國在鴉片戰爭后,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不同政治力量先后登上歷史舞臺,選擇過不同的發展道路和政治制度,都沒有成功,直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取得了勝利。在這個歷史進程中,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形成其領導地位,在與各民主黨派的合作中,各黨派的政治主張盡管表述不一,但基本內容是反帝愛國、實現民主。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組成了廣泛的統一戰線,提出了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的政策。60年來的實踐證明,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了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并將這項政治制度作為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歷史選擇的結果,這是符合中國國情的。
多黨合作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是在我國土生土長起來的具有中國特色和強大生命力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的共同創造,是中國人民民主政治智慧的結晶。多黨合作制度有利于從根本上鞏固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利于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有利于廣泛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有利于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有利于社會各界祈求利益的充分表達,確保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終實現。
多黨合作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社會生產力的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多黨合作對于實現和發展人民民主,增強黨和國家的活力,保持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與優勢,對于保持國家政局的穩定和社會安定團結,對于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偉大貢獻。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多黨合作的第一要務。多年來,各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在立足崗位、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參政議政,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針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參與招商引資、科技扶貧、安置勞動力就業、幫扶貧困村、捐資助學等多項活動,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是我國長期維護政治穩定的重要原因。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一切愛國的進步的力量團結和調動起來,去促進中國社會生產力的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去實現我們共同的奮斗目標。
多黨合作是非常必要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同資本主義國家的兩黨制和多黨制是兩種不同社會制度下的政黨制度,兩者有著根本的區別,具有自己的特色和西方多黨制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是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政治的需要,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 (鄭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