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涵江區實驗小學,在其西大門右側,一所有著200多位呀呀學童在學習游戲、快樂成長的“愛國幼兒園”呈現于眼前,這就是由莆田市基督教愛國會、協會創辦,后委托涵江基督教堂堂務委員會承辦的一所全日制、嚴格按照國家關于教育的法律法規和教研教學大綱開辦的私立幼兒園。
新的歷史條件下,教會如何在祖國建設和社會進程中找準自已的位置。市基督教愛國會、協會因勢利導,充分利用涵江原來的基督教“婦女傳習所”舊址,協同涵江基督教堂堂務委員會一起克服困難,白手起家,經過諸多努力,在有關部門的支持批準下,積極進行籌辦,并將修葺一新的三層樓房交付使用,并正式定名為“愛國幼兒園”,開班招生。
“愛國幼兒園”創立的時間是1988年1月,這是愛國宗教團體為回應社會的需求,響應黨和政府按照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針和基本政策的感召,調動宗教界人士與廣大信教群眾的積極性,投身我國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洪流并作出應有貢獻的實踐,在我省基督教界第一家舉辦的幼兒園。
幼兒園實行園長責任制,其師資全部來自不同師范幼師專業畢業,并通過語言、執教、教師等級等的考試取得合格證書與質量水平。園內幼兒分為小、中、大和幼托等五個班,學生最多時達到350名,現遵照新的幼兒教學要求每個班定員之后,尚有230多位。自開辦至今,“愛國幼兒園”已為涵江實驗小學及其他各個小學輸送了4000多名合格的生員,并每年榮獲市、區政府有關部門給予教學質量、衛生環境、選拔參賽以及文藝會演等獎勵。
值得一提的是,“愛國幼兒園”創辦二十多年來,從來沒有發生一起食品衛生問題,未曾發生一次路途護送安全事故。而且,園內老師所編導的舞蹈《小背婁》參加1993、1994度“六一”節幼師、幼兒文藝會演榮獲二等獎,還取得許多斐然的成績。1995年,省宗教局授予愛國幼兒園“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作貢獻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1997年,愛國幼兒園被省政協民宗委、福建省民族與宗教事務廳聯合評為“福建省宗教界為四化建設服務先進典型”予以表彰。市政協四屆六次全會的常委會工作報告中也特別提到市基督教愛國會、協會這兩個愛國宗教組織興辦安老院、幼兒園等公益慈善事業,為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然而在愛國幼兒園創辦過程中,也經歷過一些波折。就在幼兒園紅紅火火開辦了十年之久的1998年,因房地產商計劃在此改造建設商住房,加上原來的“婦女傳習所”年久破舊,作為教學樓與現代新建校園對比反差較大,甚至其中一幢樓房經鑒定幾近危房,有關部門決定“愛國幼兒園”暫停招生,拆除舊房,待時機成熟或者將其遷移到郊外另建。
如果暫停辦班,將導致因停辦所帶來的社會損失和負面影響,也會影響剛剛起步的宗教界服務社會的良好愿望。因此,我到有關部門詳細了解實際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深知開辦幼兒園責任重大,也感到改變開發商和有關部門的既定計劃與方案難度更大。但我深信,愛國幼兒園的創辦,是符合我國宗教政策和群眾利益的。
我自1989年擔任市政協委員以來,積極履職,建言獻策,為莆田發展出力獻計。20年來,我先后撰寫提案30多份,口頭和書面建議30多項,向市委市政府領導呈送信件、參加修改市委市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各種座談會等議政40多次,深感只要符合大政方針,有益于社會進步和經濟建設,利于安定穩定和民生要求,都得到了充分地肯定,取得了很大地支持和收到了很好的果效。
有鑒于此,我以時任市政協民族宗教組組長的名義將情況向市政協主席和分管副主席等領導作了匯報,得到了重視與支持,決定由市政協文教衛體社會法制委員會牽頭,與市委統戰部、市宗教局一起前往實地調研視察。政協委員和有關部門領導實地考察之后,對愛國幼兒園給予了積極的評價。為此,調研組很快寫成調研報告報市政協主席會議研究,得到肯定并指派分管副主席與涵江區政府領導協商,向有關規劃建設部門協調并達成了共識,最終促成幼兒園在原址翻建的一致意見。很快就形成可行性報告,并完成各種報批的手續。教會根據規劃建設部門手續報批的要求,按照設計的圖紙嚴格施工,僅用一年多時間就建起了既有窗明幾凈的教室、安靜寬敞的辦公室,還有孩子們舒適方便的宿舍。
如今,一座嶄新的五層幼兒園教學樓內傳來了學童們朗朗的書聲和天真爛漫的笑聲,繼續為各小學源源不斷輸送合格優秀的生員,也為社會和教育事業進步繁榮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市基督教界人士和廣大信徒群眾也異口同聲說:人民政協好!政協委員好! (鄭金燦委員)
[紀念人民政協成立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