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參加政協活動的平臺多了、內容多了、方便多了。”這是涵江區政協委員的共同感受。該區政協為使各委員切實履好職,當好委員,積極探索,創新實踐,豐富活動,廣搭平臺,增強了委員履職熱情和政協工作的活力。
拓寬視野,搭好學習平臺。堅持把握重要時間節點,邀請黨政領導、專家學者及某方面知識突出的政協委員以專題講座、培訓班、學習交流會等多樣形式組織委員開展時政、理論、專業知識等方面的學習。為委員訂閱《人民政協報》、《莆田僑鄉時報》等報刊,拓寬委員視野,增長委員才干,為委員履職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多措并舉,搭好活動平臺。不斷探索、積極創新,以協商、對話、調研、視察、督辦、聽證、評議等方式組織委員看變化、知實情、多參政、勤議政。要求每一名委員全年至少參加一次專委會的活動,廣泛開展“五個一”活動(即要求各委員聯系一個駐地社區、幫扶一戶困難家庭、參加一次委員約訪、反映一條社情民意、實施一件惠民實事)更是為委員活動指明方向。平時組織委員撲下身子、帶著感情多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開展送文化、送健康、送科技等活動,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當好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排頭兵,做群眾的貼心人、代言人、群眾擁護的好委員。
廣辟渠道,搭好服務平臺。除在全委會期間,邀請區黨政領導親自參加大會分組討論,讓委員與領導面對面交流外,平時把同一委員分為黨派、界別、專委會、街道聯絡處等小組參加活動,還委派為民主監督小組成員與區黨政相關部門長年對接。利用手機短信、情況通報會、視察、調研、討論交流等形式使委員知情明政。區政協機關著眼于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以“創先爭優”的服務理念為動力,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在各街道政協聯絡處、部分黨派界別中打造“委員之家”,方便委員活動,為委員履職全力跟蹤服務。 (吳珊珊 毓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