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鎮組建政協委員聯絡組以來,堅持探索和實踐,注重創新和特色,先行先試,有為有位,實事實辦,聯絡組工作穩定有序地開展,為促進政協職能向基層延伸、更好地發揮委員主體作用作出了有益的嘗試。
先行先試——抓好聯絡組規范化建設
加強領導、大力支持,是建好政協委員聯絡組的前提。江口鎮現有省、市、區三級委員77名。早在2002年,涵江區政協就在各鄉鎮(街道)探索建立了政協工作聯絡組。2008年,按照《中共莆田市委轉發〈市政協關于開展組建鄉鎮(街道)和在外委員聯絡組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莆委[2007]69號文)要求,江口鎮認真貫徹市、區政協部署,在原有基礎上,著力抓好委員聯絡組的規范化建設。鎮黨委、政府從組織、人員、場所等各個方面給予高度重視和支持,做到“四個到位”:思想認識到位,制度機制到位,人員配備到位,后勤保障到位,在機關辦公大樓為聯絡組專門提供一間寬敞的辦公室,一間政協委員活動室并配備必要的辦公設施;在活動經費上,統一納入鎮年度財政預算,實行實報實銷,全力支持聯絡組的視察調研、參觀考察、問政咨詢和會議聯誼等活動,充分為政協委員知情議政創造條件。
有為有位——推動聯絡組發揮作用
盡職出力、到位有為,是建好政協委員聯絡組的關鍵。江口鎮政協委員聯絡組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認準角色,把準站位,做到“三個好”,從而以豐碩的參政成果和較好的履職業績,取得了黨委、政府的信任,博得了委員和群眾的肯定。建好平臺。每季度組織一次轄區內委員集中學習,并開展心得交流,引導和促進委員撰寫心得體會或履職感悟,全年共有10多篇的文章在學習園地內進行交流。與此同時,通過舉辦聯誼會、走訪委員、組織委員座談等形式,促進委員增進了解,加強聯系,如新春茶話會、企業家座談、走訪僑領、教師節助教、媽祖巡安信俗活動等平臺增進聯誼;搞好活動。于年初制定全年的視察調研計劃,并在實際工作中抓好落實。一年內共就建設規劃、環境衛生、交通安全等專題進行視察、調研,提出了16條意見和建議。如組織政協委員對九里洋清淤、萩蘆溪流域整治、華正自來水管網改造等“水安全”系列問題專題調研,意見建議得到鎮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采納;當好助手。如組織和引導委員就社會熱點和群眾關注的焦點問題,積極反映社情民意,提交提案,如在區政協六屆三次全體委員會議上,江口鎮聯絡組委員就提交了提案26篇,占全部提案量近30%,其中還有2個被列為重點提案重點辦理。與此同時,他們主動當好鎮黨委、政府的參謀和助手,積極為發展建諍言,出實力;此外,部分委員還積極參與鎮直機關部門行風評議、效能督查和績效考評,對機關部門工作的開展和工作作風提出意見和建議。
實事實辦——促進聯絡組樹好形象
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是建好政協委員聯絡組的目標。這是江口鎮政協委員聯絡組獨具特色的做法,并形成常規性的工作。在具體的履職中,“善事、實事、好事”樁樁件件,不可勝數,塑造了聯絡組服務社會的良好形象。爭辦善事。他們發揮委員中工商經濟界和僑港澳人士多的優勢,動員和引導他們關注社會,關心困難弱勢群體,通過各種渠道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熱情扶貧幫困。例如四川汶川地震后,8名江口籍委員為災區慷慨捐款61.74萬元,“情系海西、情牽臺灣”救災捐款約四、五十萬元,08-09年度12名江口籍政協委員結對幫扶困難學子24名,資助1.54萬元。能辦實事。該鎮委員聯絡組利用市、區政協聯合開展的“三助”行動這一服務發展的重要載體,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積極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工作獻計出力,義務為企業辦理年審、年檢、招工用工、項目征地、規劃辦證等實事好事,以商引商、以僑引僑,扶助做強,助推經濟發展。委員中的企業家勇于開拓,積極進取,不斷把自己的企業做強做大,為社會創造更多的效益,也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例如黃瓊靜委員掌門的新威電子和林平基委員創辦的德信電子均系香港上市公司,其實力穩居世界前列,企業工作崗位均達數千個,吸納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才。常辦好事。聯絡組還注重發揮委員聯系廣泛、接觸面廣的優勢,積極協助當地黨委、政府多做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理順情緒、凝聚人心的工作,例如自2007年11月設立江口僑聯調解銜接聯絡點以來,江口籍市、區政協委員盧國珍親自負責,認真做好調解銜接工作,主動化解民間糾紛,共引導訴訟28件,訴前調解64件,協助調解23件,委托調解9件,為維護僑益、凝聚僑心、發揮僑力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盧國珍因調解銜接工作突出,被市委、市政府榮記個人三等功。 (時報通訊員)